首页 > 文史

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内部腐朽

鸦片战争的爆发,让曾经繁荣的清朝瞬间风雨飘摇。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也摇摇欲坠。

清政府在意识到弱国没有外交的情况下,开始改造军队,组建海军,开展军事教育,开展军事改革,开展了以“自强不息”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img]416408[/img]

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现代军事改革也取得了成就。军队的主力军基本上都配备了火器;随着南洋水手和北洋水手的建立,清政府似乎有了“自强不息”的新态度。

然而,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清政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撕掉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被“小国”打败了。30年的现代化努力消失了,令人悲痛。

与清朝相比,甲午战争具有一定的军事优势,海陆总军可达80万人,日本全军不到30万人。

从兵力上看,没有人能想象清政府会败得一塌糊涂,但结局可能已经注定了!

这时,清政府已经被日本和西方列强窥视,但他们仍然沉迷于过去的荣耀和享乐腐败,没有任何警惕,最终以全面惨败告终。

1、军事改革注重形势

30年的现代军事改革并没有建立一支真正的现代军队,而且总是肤浅的。不仅缺乏核心参谋团,而且兵种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有步兵和骑兵、辅助工人和负责关键和杀戮的炮兵没有形成规模。

虽然配备了新的枪支,但使用没有区别,仍然使用旧的战术,使新的武器装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兵力招聘方面,实行招聘制度。大多数士兵只是想吃饱,没有很高的意识形态意识,很难形成有效的战斗力。此外,由于服役时间不同,士兵的素质也不均衡。

特别是没有预备兵制度,后期只能临时招募民兵“只求全额,不择实力”。新兵入伍后,只有简单的训练,有的甚至没有训练就上阵了。虽然部队自称80万人,但实际具有现代战斗力的部队并不多。

结果可想而知,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看到敌人就望风而逃,反而把利器资敌。

二是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规划

此时,清政府已经摇摇欲坠,现代军事改革也在各地督察的呼声中进行。这也使得改革没有统一的领导和规划,各地督察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管理体系。

[img]416409[/img]

此外,各行各业的诸侯相互制衡,各谋利益,不但没有提高战斗力,反而使军队内部变得混乱,派系横生不配合。

现代军事改革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三、缺乏现代军事人才

除了士兵,军官的领导还可以反映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虽然有军官派出国留学,但数量不多。军队中的大多数军官仍然来自行军,只有传统的步战和骑马经验。

军官还是这样。没有文化的士兵可想而知。许多士兵甚至不知道新的武器和装备。他们一上战场就慌乱了。甚至有些士兵“只知道打架”。

四、日本备战态度

在甲物战争之前,日本已经完成了现代军事改革。与清政府的被动改革相比,日本正在努力扩大全国的军备。不仅以60%的国家财政收入发展军队,还注入了10%的文武官员工资。全国致力于赶超中国。

同时,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派遣了大量学生到西方深造,培养了大量的现代军事人才。可以说,日本早就有了这场战争的预谋。

五、军事战争的表现

从朝鲜的平壤战役到海城战役的恢复,在整个中日战争中,晚清军队没有表现出任何战斗力,也没有赢得任何体面的战斗。当他们遇到日本军队的强大进攻时,清军跑了,军官带头跑了,几乎失去了土地。

这样下去,怎么会有胜算呢?


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内部腐朽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内部腐朽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遏必隆简介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遏制了隆生
  • 遏必隆(?-1673年),牛虎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也是第十六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