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朝代的兴衰和更替,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让我们带你进入康熙和平三藩的故事。
康熙十二年(1673年)3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儿子尚之信继续守护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长期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利”,决定下令“撤藩”。七月,吴三桂假装要求撤藩,康熙皇帝同意。同年11月,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第二年派将领进攻湖南,攻占常德、长沙、岳州、礼州、衡州等地。他还派人四出散布号召。许多地方大员,如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纷纷反清。然后,福建的忠诚也反了。短短几个月,滇、黔、湘、桂、闽、川六省就丢失了,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纷纷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陕西、甘肃等省。
[img]416683[/img]
康熙皇帝的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永远不要给他妥协和解的机会;为了分化敌人,削弱吴三桂的翅膀,孤立吴三桂,向其他叛徒敞开大门。在这一政策下,康熙皇帝将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金和其他军队领导荆州和武昌,抵抗吴三桂,攻击湖南。他还命令安亲王岳乐从江西前往长沙攻击湖南。@ 康熙帝放手重用汉将和汉兵作战。陕西王辅臣、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相继投降。康熙十六年(1677年),广东尚之信也投降。陕西、闽、粤、江西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角,外援日切。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趋势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3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很少有人因为愤怒而生病,并于8月死亡。吴三桂死后,他的部门将迎立孙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了湖南、广西和四川。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天,清军突破昆明,吴自杀,三藩平定。
康熙历史上是如何削平三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