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接下来,听听他的一些故事。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4月22日,李自成和吴三桂军在山海关激战。当双方疲惫不堪时,成千上万的清军精锐骑兵突然被杀,箭如雨下,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李自成的军队崩溃了,伤势无数,一路败退。
李自成回到北京,匆匆赶到武英殿,然后杀了吴三桂全家几十口,迅速撤出北京,逃往西安。
正当李自成败退回北京时,清军和吴三桂一路猛追猛打,当李自成的大顺军退回潼关时,仍有60万军队。
[img]414510[/img]
清军猛攻潼关,李自成军左营左标果毅将军,巫山伯马世耀率军60万迎战清军,但被清军击败,马世耀假装投降,事后被杀。
见《明史 李自成传》:顺治二年二月,我兵攻潼关,伪伯马世耀以60万人战败死亡。
潼关失守后,李自成继续撤退,放弃了西安,然后从龙驹寨走到武冈,进入襄阳,回到武昌。清军继续追赶和战斗,李自成的顺军一触即裂。
清军追赶武昌时,李自成的大顺军还有50多万,李自成改江夏为瑞符县。
见《明史 李自成传》:自成屯五十多日起,贼众尚五十多万,改江夏日瑞符县。
清军继续猛烈进攻,李自成的部队部分投降了清军,部分逃走了。李自成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撤退,去咸宁、蒲琦,去通城,来到九宫山。
李自成带着18名骑兵到山上探路,说要找吃的,被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被杀。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还有五六十万大军,主力依然存在。为什么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触即溃,还是打不过清军?
有两个重要原因。
首先,清军骑兵过于精锐,战斗力强,清军马快箭多,这一点在山海关一片石激战中得到了证明。当时清军万马奔腾,箭如雨,瞬间冲散了大顺军的阵脚。
见《明史 李自成传》:战斗久了,我兵从三桂阵右突出,冲贼中坚,万马奔跳,飞矢雨堕,天大风,沙石飞走,袭贼如冰雹。自成方以来,他带着王子爬上冈观看战争,知道自己是我的士兵,于是赶紧下岗。我们的士兵追了40英里,小偷们崩溃了,互相践踏死者,僵尸遍野,沟水赤裸。
此外,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也是一支精锐的骑兵,清军和吴三桂的两大骑兵阵营,坚不可摧。
[img]414511[/img]
第二,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军纪败坏,到处烧杀抢掠,老百姓活不下去,纷纷自杀,惨不忍睹,李自成的军队失去了民心。
史书明确记载了这一点,见《明史》 李自成传》:贼又编排甲,让五家养一贼,大纵淫掠,民不胜毒,吊死相望。
当清军进入北京时,军纪严明,多尔根下令不要抢劫人民。否则,重罪处罚,人民回家迎接清军。因此,清军赢得了人民的心。
史书也记载了这一点,见《清史稿》 多尔衮传》:发誓:“这次旅行除了暴力救人,灭贼安天下。不要杀无辜,掠夺财产,焚庐舍。不如承诺者,罪。”自关以西,有逃过山谷的人,都回乡了,剃毛迎降。
满清的猴子,虽然野蛮,但也知道计划,清军不仅禁止军队抢劫人民,而且让明朝投降官员继续担任官职,因此,得到支持,李自成将军刘宗敏复制明朝官员,酷刑,杀人,残忍的手段。
此外,李自成后期军纪松懈,抢劫百姓,人心丧失,没有百姓的支持,怎么能战胜清军呢?
山海关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李自成为什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