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召陵联盟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前656年齐国领导的中原诸侯国与楚国的联盟;第二次是前506年,晋国召集了18个中原诸侯国,与召陵联盟,攻打楚国。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首次召陵之盟发生于前656年,齐国领导的中原诸侯国与楚国联盟。
春秋初年,楚国发展起来,向中原挺进,与齐抗衡。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宋、陈、卫等八国军队攻溃楚盟国蔡国,陈兵楚境,以楚不向皇室朝贡询问。楚为避齐锋,派医生屈完与齐讲和,齐也看到楚国强大,无缝可乘,即与楚在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签订盟约,史称“召陵之盟”。召陵之盟是齐桓公“尊王”的又一次胜利,其霸主地位更加巩固。
[img]415422[/img]
召陵之盟由齐国主持
历史
春秋初年,楚国向中原发展,先后摧毁了河南省南部和西部的申、息、邓等国家,并多次攻击郑国。郑国无法支持它,准备回到楚国。
为了救郑,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宋、陈、卫、郑、徐、鲁、曹、诸八国军队攻打楚盟国蔡国,蔡军不战而败。在楚国,楚国见齐的盟军强大,不敢率军作战。派使者屈完质问齐桓公:你住北海,我住南海。风马牛不相容。你带军队来这里是因为什么?齐相管仲以楚没有向皇室朝贡和周昭王落水。
齐桓公再次进军兴地(今河南省盐城县南部)。从春天到夏天,两国军队都不敢轻易互相攻击。楚王派医生屈服于齐,齐桓公也看到楚国很强大,没有差距。齐桓公退到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齐桓公看到他不能用强力屈楚,不得不在召陵与楚国结盟,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召陵之盟”。这是齐桓公“尊王”的又一次胜利,其主导地位得到了巩固。
[img]415423[/img]
辨误
1.会议不同于联盟。齐国带领的诸侯联盟会议有三次。第一次入侵蔡伐楚没有说地址,第二次是兴地,第三次是召陵,联盟只在召陵。
2.之所以入侵蔡伐楚,是因为楚威胁到了齐的霸主地位,并不是因为流传广泛但没有历史传闻的蔡姬嫁给了楚成王,即使蔡姬被齐桓公送回了蔡国。前657年,齐宋等国相会,打算征服楚国。
3.前506晋国也有召陵之会(盟在皋鼬),需要区分。
第一次召陵之盟是怎么回事?齐恒公为什么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