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楼缓是赵武灵王的大臣,为何多次损害赵国的利益?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由于耕牛和铁器的普及,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主体从氏族变成了家庭。

在这段特殊的岁月里,商鞅、苏秦、白起、李牧等众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应运而生。

然而,有些人的名声并不明显,但他们仍然可以激起风云。比如楼缓,先是侍奉赵武灵王,后来投奔秦国侍奉秦昭襄王。

从公元前307年到公元前259年,前后活跃了48年,这在战国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img]414579[/img]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君王,十五岁即位解决了魏、韩、赵、燕、中山等五国带来的压力。

当然,最著名的是“胡服骑射”,加强了王权,增强了赵军的战斗力,消灭了中山国,打败了林胡和楼烦,开拓了大片领土。

此外,赵武灵王在外交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几乎掌握了秦国的政权,这必须从秦昭襄王开始。

秦武王是一位积极进取的君王,但在位四年后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没有留下儿子。

事件太突然,导致秦王的位置在短时间内空悬,一场内战即将爆发。赵武灵王一直密切关注这一切,准备等待机会。

几个月后,米八子战胜秦惠文王后,准备立次子嬴霏为新君。这时,赵武灵王介入,派使者通知米八子,赵国支持燕国为质子的公子姬。

至于赵武灵王的提议,燕昭王双手同意,公子姬在燕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与其他秦国王子相比,属于亲燕派。

在内忧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米八子不敢得罪赵武灵王,于是立公子姬为新君,为秦昭襄王。

[img]414580[/img]

此时赵武灵王的重点是腹部的中山国和北方的林胡,没有精力与西方的秦国搭理,因此影响秦国的政局尤为重要。

既然第一步实现了,就应该进入第二步。为了进一步支持和控制秦国,赵武灵王派一个人到秦国当官。这个人是楼缓。

楼缓是赵国人,出生卒年不详,赵武灵王周围的重臣,在“胡服骑射”改革之初,楼缓是为数不多的支持派之一。

当时三晋联盟已经破裂,赵国需要秦国联手对抗齐、魏、韩三国,楼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秦国的。

公元前298年,秦昭襄王正式任命楼缓为秦国丞相,秦赵两国进入甜蜜期,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公元前297年,秦国被魏、齐、韩围攻,形势相当恶劣。最后,他被迫和平。作为盟友,赵国袖手旁观了整个过程,这让秦国非常不高兴。楼缓的宰相被解雇了,但他仍然留在秦国。

公元前295年,赵国发生了沙丘变化。正处于壮年的赵武灵王突然死亡。赵惠文王还年轻。政府掌握在公子成和李兑手中。大楼慢慢地想回到赵国,但李兑拒绝了。

[img]414581[/img]

这件事对楼缓影响很大,得不到赵国的支持。如果你再做卧底,你会很难做到。也许从这个时候开始,楼缓选择背弃赵武灵王,从此多次做出损害利益的事情。

例如,为了破坏齐秦联盟,楼缓一担任秦总理,就下令逮捕在秦入仕的孟尝君,准备选择一个好日子,斩首示众。

另一个例子是在长平战役中,楼缓作为秦朝赵襄王的使者出使赵国,说服赵孝成王自愿向秦国割让土地。幸运的是,赵孝成王在魏国和韩国的支持下拒绝割地赔偿。

事实上,楼缓的出尔反尔早已埋下伏笔。他向赵王抱怨说,他在自己国家的地位远低于公子牟夷的工作,但结果仍然受到诽谤。

《战国策》记载,今臣为王,非宋为公子牟夷,恶臣过文张。

公元前259年,楼缓出使赵国游说赵王失败后,便不知其终,史料上再也没有记载,从年龄上推测,应该是辞官归隐。


楼缓是赵武灵王的大臣,为何多次损害赵国的利益?楼缓是赵武灵王的大臣,为何多次损害赵国的利益?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又怎么样?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正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他绝对是外国战争的一代英雄,但他在治理国家和治理国家方面并不那么聪明。然而,...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