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杖,即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官员的一种惩罚。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首先,能被午门廷杖看到皇帝的官员一定是有身份的官员。因为当面顶撞皇帝或者抗议批龙鳞,被称为“逆鳞”罪。极端情况下,皇帝直接利用皇权对大臣使用私刑,不按照大明律的司法诏书程序直接处罚。
皇帝的神秘:“拖下去,推出20根午门杖”(轻鞭)。东厂司礼监金衣卫将犯官从午门的掖门拖出行刑,也有在奉天门(太和门)外(午门内)行刑的(如左顺门)。
官员们被绑在凳子上接受棍子。现在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打法分为三种,即“打”、“真打”和“真打”。这是三种法庭战争的等级。
[img]412800[/img]
东厂司礼监或锦衣卫会提前请愿来看皇帝的态度,皇帝可以掌握官员的生杀权。
首先,如果皇帝只是想羞辱和警告叛逆龙鳞的官员或宦官,他必须重用它,而不是想伤害这样的人。一般来说,法庭战争是象征性的。东厂锦衣卫会说:“犯官,违背圣意。法庭战斗50,战斗!”
明朝的拐杖是唐宋制的,从60到100不等,从10不等。拐杖以大荆条为基础,切掉节目,长三尺五寸,大头径三分二,小头径二分二。一半黑色代表水,一半红色代表火,意思是水火无情。
在这种情况下,宣誓官员的脚是八个字,行刑人员也明白,高举轻轻放下,只听法院的声音,没有伤害的效果。另一种说法是,监狱官员会说皇帝奖励了“垫子”,并把它放在囚犯的屁股上。在战斗结束后,你也可以跪下来感谢你。这种情况极具侮辱性,警告效果大于惩罚效果。
第二,皇帝真的动了真气,官员被贬官或者滁职前的廷战就是“真打”。监狱官员宣布:“某某官员违背圣意,廷战50,有旨,真打”,他的脚平行站立。这种打法基本上是皮不开肉(内伤不见血),但不会伤骨头,也不会造成残疾。打完趴在地上感恩,回去恢复健康,基本告别官场。
第三,大臣们疯狂地顶撞了皇帝,开始意识到大臣们已经威胁到了皇权,可以说他们在法庭上很生气。直接使用私人刑罚,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刑罚的规模一般都很大。
东厂锦衣卫大声宣誓:“有旨意,某某等诸臣结党乱政,犯罪不赦,推出宫廷战。”行刑时,监狱官会说:“有旨意,真是狠狠打!!”行刑官的脚趾是八字。
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要么死亡,要么被抛弃。他们能否生存取决于他们的耐力和生命。战斗结束后,他们可能会被送往诏狱定罪,或者被斩首或流放。
[img]412801[/img]
据说东厂金衣卫专门执行廷杖的打手多年来一直在与师傅一起努力练习。他们不能在宫殿里看到血,这被认为是不祥的。他们专门用豆腐和肉来练习。豆腐或肉上铺着草纸。肉坏了,纸不能碎。
明朝廷杖的案例很多,最著名的是嘉靖大礼之争。为了防止世宗为父母(兴献王)上帝后的尊号,杨慎等官员聚众堵门大哭大闹。朱厚荣下令将闹事的五大产品全部拉到左顺门廷战,用棍子直接杀死16人。
嘉靖皇帝的堂兄吴宗朱厚照也不善茬。明武宗“黄巩等39人在阙下,11人相继死亡。”前前后后,146名大臣被廷杖杀害,11名大臣死于杖刑。
严格来说,明朝没有“廷战”这样的固定刑罚,只有鞭(鞭)、杖、徒、流、死(绞、斩)五刑二十等。杖刑也被视为徒、流、死的附加刑。而“廷战”完全是明朝皇帝敢于对抗皇权的私刑。
古代廷杖是什么样的惩罚?针对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