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王时期,分封周太王次子仲雍的曾孙于虞(今山西平陆县北),从而建立了于国。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用荀息“假道伐郭”的策略灭亡了于国。
基本信息
于国,周初武王封诸侯国,姬姓,位于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始封君是周太王古公父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名第二,被封于虞,故称于仲)。公元前六五年被晋国摧毁。前655年,于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和珍玉,借道向南下攻打郭国的晋军。晋军在回师的路上灭郭,于国顺便灭亡了。
[img]412147[/img]
发展历史
受封建国
周武王灭商朝后,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准备加封祭祀),找到了周章。因为周章已经成为吴地君主,所以他把吴地封给了他。并封周章的弟弟于仲在成周之北的夏都遗址建立了于国,是于仲,被列为诸侯之一。
借道于晋
晋献公19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说:“当初我的先君庄伯和武公讨伐晋国内乱,但郭国经常帮助晋君公室攻击我的曲沃,隐藏晋国的流亡公子,造成了灾难。现在不惩罚郭国,必然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忧患。”于是他派荀息带着屈地出产的名马向虞国借路。于国借了路,就出兵攻打郭国,夺取它的下阳回归。
[img]412148[/img]
虞国灭亡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又向虞国借路攻打郭国。虞国大夫宫的奇怪劝诫虞国国君说:“对晋国来说是不能借路的。借路给它的话,就会趁机灭亡虞国。“晋国与中国同姓,不应攻击中国,”于国君说。宫之奇说:“(虞国祖先)太伯,虞仲 ,是太王的儿子,太伯逃跑了,没有继位。王季的儿子郭仲、郭叔,做周文王的清士,对王室建功勋进行记录,(记勋典册)保存在朝廷盟府。(郭国与晋国的血缘比虞国与晋国的血缘更近,)现在晋国连郭国都要灭,还会对虞国有什么爱呢?此外,虞国与晋君的血缘关系能否超过桓叔、庄伯家族(五服以内)?桓叔、庄伯家族有什么罪过,晋献公却尽力杀诸公子。虞国与郭国相处,就像嘴唇和牙齿,嘴唇没有牙齿就会冻结。于公拒绝听从,便许晋国借路。宫之奇带领家人离开虞国。那年冬天,晋人灭国,公丑逃到周朝京都。晋军返回时,袭击并摧毁了虞国,俘虏了虞公及其医生井伯百里奚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同时继续保持原虞国的山川祭祀。
虞国: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最终被晋献公司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