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的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与此同时,武王派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了“三监”,以监视武庚史为“三监”。三监地区,一般认为商都以北为北;商都以南为阴;商都以东为卫。武王灭商后不久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了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怀疑,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周朝面临严峻形势,周公东征,杀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为民,平定三监之乱。
[img]410026[/img]
后续
周朝灭商后,将其兵力分为三部分:殷八师、成周八师、西六师,以保卫全国。殷八师驻殷之故地朝歌,主要对付殷人和东夷。《小臣言速》铭载:“好!(今)东夷大反,叔叔以殷八师征东夷。”可见,殷八师镇压了东夷的混乱。
西六师驻扎在西土,是卫丰和镐宗的地方。东都罗邑建成后,成周八师驻扎在罗邑,以保卫成周。《记录》铭文:“王令说!(今天)淮夷敢伐内国,你成了周师,徐于叶师。成周师是周八师的师;《竞争》铭记:“只有白”,成为一名教师,成为一名教师,成为一名东方教师,成为一名南方教师。”成周八师的省说,南淮夷的混乱用成周八师来征服。
[img]410027[/img]
为了控制东方,威服南土,周公决定“做大邑,成周于土。佳, ( 在内, ) ,罗邑建于今河南境内。它位于世界各地,是伊、洛、浐、涧四水流经的地方,土地宽平,千里沃野,是天然粮仓。在东方,又有伊阙之险,是进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这样,西起周原,东至罗邑,即渭、泾、河、洛地区都是周王畿之地。以镐京为中心,西边是周人的发祥地,被称为“宗周”;以罗邑为中心,是周朝统治东方的重点,称为“成周”。周朝将殷“顽民”迁到这里,严密监视。昌水西岸修建王城,是朝会诸侯的东都。 成周八师驻罗邑,东方可控制东方诸侯国家,西方可拱卫宗周,南方可威服淮夷,北方可扼杀幽燕。罗邑成为周朝的东都,对巩固周朝的统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影响
三监之乱严重威胁到周朝的统治秩序。周公花了三年时间东征 [9] ,它彻底消灭了殷商王朝的残余势力,扩大了东方领土。为巩固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周公进一步建设了东都罗邑和封建诸侯。周公、成王、康王时期是西周王朝稳定发展的时期,历史上被称为“成康之治”。
三监之乱后续发生了什么?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