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温庭筠后悔读南华的故事。
据《北梦琐言》和《乐府纪闻》报道,温庭筠试图进出宰相令狐的书馆。令狐对他很好。唐宣宗喜欢《菩萨蛮》这首歌。令狐拿了温庭筠的20首《菩萨蛮》献给了唐宣宗。诡计是他自己做的。他警告温庭筠不要向公众透露这件事。但温庭筠很快就泄露出来了。
[img]410504[/img]
又有一次,唐宣宗写了一首诗,里面有“金步摇”这个词,找不到合适的对仗语,让温庭筠来对。结果,宣宗非常欣赏温庭筠的“玉条脱”。“步摇”是古代女性的一种首饰,因其行走而动摇,被称为“步摇”。“金步摇”是以金为材料的步摇。“条脱”是古代的臂饰,类似手镯。“玉条脱”是以玉为材料的条脱。“金步摇”和“玉条脱”都属于人体的饰品,金对玉,步摇对条脱,非常工整。
但令狐不知道“玉条脱”是什么,出自什么经典,于是问温庭筠。温庭筠回答说,它来自《南华经》(即《庄子》),他还说《南华经》不是一本罕见的书。宰相不仅要处理生意,还要读一些古书。堂堂一宰相,被一布衣书生如此“教训”,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据《南方新书》报道,宣宗本来是想把温庭筠变成甲科进士,结果令狐的梗没有变成。后来,温庭筠的诗中有句话“因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文章”。诗的大意是: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后悔读了《南华经》的第二篇文章,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遗憾(比如嫉妒和不公平)。于是人们产生了联想,认为“玉条脱”是《南华经》第二篇文章《齐物论》。
其实《齐物论》里并没有“玉条脱”这个词。在《野客丛书》的“金条脱事”条目下,宋代王真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玉条脱》来自南朝梁陶弘景的《华阳隐居真高》(以下简称《真高》)一书的第一篇文章。如果温庭筠的《悔读南华第二篇》改为《悔读华阳第一篇》,那就有道理了。但在温庭筠的文集中,他并没有发现“后悔读华阳第一篇文章”这样的诗。
[img]410505[/img]
温庭筠还对外人说:“中书省坐将军。中央政府所在的唐代中书省。中国从秦汉降落,政府是士人政府。中书省要以读者为主,说“中书省坐将军”,嘲讽令狐虽然贵是宰相,但不读书,不学习。这样的事情多了,温庭筠也开始在令狐面前失宠。后来他写了一首题为《李羽故里》的诗,结尾说:“终知这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文章”,即指与令狐之间的恩怨。
温庭筠后悔读南华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