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项羽虽然战败,但仍有许多楚军将军逃跑,如季布。为了避免刘邦的通缉,季布寄身于侠义的朱家。朱家亲自游说夏侯英。季布当时是项羽的下属。虽然他多次打陛下,但他也很尴尬,但这也是他的责任。当夏侯英向刘邦报告此事时,刘邦同意召见季布,不仅原谅了他以前的罪行,还将他封为郎中。
从小,这就是刘邦对季布性格的肯定。从大的角度来看,这是刘邦向项羽的老下属和楚人发出的信号。他不再问忠于项羽的人。可以说,刘邦在处理项羽老大臣方面几乎是完美的。然而,有一件事令人惊讶。丁固是项羽的将军。他曾在战场上救过刘邦的命。当刘邦登基称帝时,丁固跑过去见他。出乎意料的是,他被刘邦杀死了。
[img]410162[/img]
丁固,出生年不能考,《史记》记载他和季布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但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认为,丁固是季布的叔叔。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说明两人关系亲密,都在项羽帐下。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攻打齐国的机会,出兵56万攻占彭城。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率领3万骑兵回援。结果,他以少胜多,联军大败。
刘邦坐马车逃跑了。丁固率领军队追赶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终于相遇了。当时,汉军只骑夏侯婴,丁固人很多。刘邦急忙向丁固求饶。“两个英雄想互相伤害吗?”丁固让刘邦逃跑了。《史记》记载,“两位圣贤不是坏事吗?”可以合理地说,刘邦甚至可以原谅季布。他为什么要杀死他的生命恩人丁固?
首先,刘邦鄙视丁固的性格。他也是刘邦账下的将军。季布可以毫不留情地打败刘邦好几次,但丁固在战争中释放了刘邦,导致项羽最终失败。《史记》记载,“丁公对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去了世界。”刘邦之放过雍齿是情况所迫。面对世界安全,个人抱怨不算什么。但丁固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刘邦根据自己的喜好行事。
[img]410163[/img]
第二,当时世界初定,但并不牢固,内部隐患很多。因此,刘邦应该引导世界人民忠于大汉和刘。只有让人民忠于汉朝,刘的国家才会稳定。如何说服人民相信初学者的汉朝?宣传正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丁固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刘邦会被责骂忘恩负义,但面对国家,个人荣誉和耻辱是一件小事。
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刘邦已经登基为皇帝,是世界上最高的统治者,但丁固曾经把他逼进了绝望的境地。每当刘邦看到丁固,他就会想起他向他求饶的丑陋,这让刘邦感到非常羞愧。杀死丁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丁固在战场上救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