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脊之战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山脊之战结束后,如果项羽没有自杀,而是逃到河边,他真的能东山再起吗?
盖下战败后,项羽一路突破乌江,却没有选择过河,最后自杀而死。对此,杜牧曾在《乌江亭》中写道:“江东的孩子多才多艺,卷土重来还不得而知。”去迎接项羽的乌江亭长也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足王”。那么,如果项羽不选择自杀,而是过河,真的能东山再起吗?
[img]408799[/img]
世界形势:刘邦占据了世界的大部分时间,项羽失去了土地,很难重新开始
“楚汉争霸”持续了四年。虽然刘邦在正面战场上被项羽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多次陷入死地,但战略层面上,战争天平不断向刘邦倾斜。在山脊战争中,刘邦赢得了世界的大部分时间。山脊战败后,失去教师和土地的项羽很难对抗。
[img]408800[/img]
“彭城之战”后,刘邦虽然一直在荥阳抵抗项羽,但同时派兵先后攻占西魏、代地、赵地、齐地,劝说燕王臧茶、衡山王吴瑞,并成功收复了九江王英布的封地。也就是说,在“盖下之战”之前,除了临江王共敖,刘邦已经尽归。“鸿沟议和”后,在刘邦的追求下,包括都城彭城在内的西楚北部半壁江山也全部丢失。
虽然项羽手里还有10万军队,但这些军队已经苦战了好几年。初战失败后,在“四面楚歌”的计划下,军心士气丧失。项羽别无选择,只能带领800名亲兵突破逃跑。渡过淮水后,他逃走了600或700人。此外,灌婴带领军队一路追杀,乌江边只剩下20多人。
当然,刘邦在“彭城之战”期间也遭遇了惨败,一路被项羽追杀。然而,当时刘邦的主力受损并不严重,中国军队的持续补充可以稳定他的立场。然而,乌江边的项羽已经失去了主力军。渡江回江东后,相当于白手起家。当敌我形势如此不同时,他还有机会吗?
民心向后:项羽失去了楚地民心,东山再起难更加困难
民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论是夺取世界,还是东山再起,都需要民心的支持。秦末项氏家族的迅速崛起离不开楚地人民的支持。然而,项羽战败后,楚地人民会支持他吗?
[img]408801[/img]
虽然项氏也是楚国大族,但义帝熊欣是一位严肃的皇室后裔。项羽在楚国的影响力根本无法与楚国相比,否则项梁当年就不会有熊心了。虽然项羽在秦朝灭亡后自力更生为西楚霸主,但他对西楚地区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影响力仍不足以与原楚国王室相比。他杀死义帝的事件被公之于众,这不可避免地不会影响西楚人民的心。
@ 秦末,天下大乱最初是由楚地叛乱引发的。首先,楚地叛军攻打了当地的县,然后张寒攻打了楚地,与当地的义军发生了一场战争。项羽分封天下后,他终于安定了几个月。然后齐地大乱项羽出兵平叛。后来,刘邦攻入西楚,攻破彭城,最后是几年的“楚汉争霸”。从秦末天下大乱到“盖下之战”,战争持续了近十年,楚地人民的处境可想而知,又怎能不怨恨项羽呢?
[img]408802[/img]
事实上,从项羽突破后的经历可以看出,项羽突破后,当阴陵因迷路向楚地一位老农问路时,他被老农引入沼泽,这显示了楚地人民的心。没有人民的支持,项羽更难东山再起。
外部形势:刘邦占据绝对优势,怎么能轻易放虎归山?
纵观“楚汉争霸”四年,刘邦在项羽面前屡遭战败,现在终于找到了彻底歼灭的机会。想到被项羽控制的恐怖,刘邦怎么能不杀了他?他还会放虎回山,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在“盖下之战”期间,刘邦不仅指挥了总部的兵马,还指挥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军队,总兵力不少于50万,而项羽只指挥了10万疲惫的士兵,突破后只剩下20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项羽勇敢善战,面对刘邦的军队追缴,他还能用什么来抵抗?可以预见,只要项羽渡河逃跑,刘邦将不可避免地发动军队继续追回,他必须活着看人,死去看尸体。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能否逃脱生命是一个问题,如何谈论东山再起?即使项羽逃脱了刘邦的追逐,他也隐藏着自己的名字,秘密地发展了自己的力量,但刘邦只需要在这个地区封一个王子。为了封闭土地的安全和他的地位,恐怕王子比刘邦更积极地搜索项羽,项羽仍然很难有机会再次崛起。
[img]408803[/img]
刘邦可以前脚和项羽和解,后脚撕毁协议,带领士兵追击。可以想象,刘邦必须把项羽置于死地,他怎么能放弃“打掉水狗”的机会呢。
综上所述,就当时的世界形势而言,项羽没有反击的能力。此外,项羽失去了人民的心,刘邦的不断追求,很难说项羽能否逃脱生命,如何有机会东山再起?更重要的是,项羽认为他的失败是“非战争犯罪”。即使他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怎么能打败刘邦呢。
项羽不自杀能逃跑吗? 项羽最终能东山再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