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为汉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开放的领土已成为汉朝的基本范围。54年来,卫万、窦英、许昌、田坤、薛泽、公孙宏、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曲、田等13位首相合作。奇怪的是,这些人大多不能结束。
在这13人中,7人被免职,其中两人死亡异常。窦颖先被免职,然后被斩首,田芬死于精神分裂症;五人犯罪或自杀或下狱;只有田千秋被用作孤儿,他才能幸福地结束。在西汉初期,为了控制总理的权力,他们被分为三个部分:总理、太尉和御史医生。虽然他们比秦朝检查了一些,但他们仍然比唐、宋、明、清四朝强得多。
[img]409051[/img]
比如汉文帝和贾谊坐在一起,说明丞相的地位和权力并不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汉武帝每四年频繁更换一次宰相?
1.汉武帝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在他的叔叔田芬担任总理期间,他使用了公共武器,肆意行使权力,使汉武帝下定决心收回总理的权力,所以他有了“外朝”和“中朝”。总理作为外朝的第一个官员,被稀释了很多权力,总理的地位也是徒劳的。
2.与大多数皇帝不同,汉武帝有自己的治国策略,并坚持不改变。此时,首相的职能主要是紧跟汉武帝的脚步。然而,面对历史上罕见的先锋国王,有多少人不能落后?在被解雇的七人中,除了年长的卫杰,许昌因窦太后而卷入其中,田杰因公共财产私自使用,其他人的解雇跟不上汉武帝的步伐。
[img]409052[/img]
3.汉武帝是一位冷血、无情、果断的皇帝。他的眼睛里没有沙子,但没有人是完美的。谁不会犯错误?特别是在首相的位置上,他的个人行为被放在放大镜下。然而,一旦汉武帝发现问题,他通常无法逃脱监狱之灾。汉武帝试图维护汉律,几乎没有情感用事。这就解释了免职表弟窦颖的处决。
4.宰相权力被稀释后,宰相的职位不再关键,频繁更换不会影响汉武帝治国战略的延续,这也使得更换宰相非常简单。此外,宰相还扮演着“背锅侠”的角色。汉武帝的战略并非都正确。一旦“中朝”出现过错,作为“外朝”百官之首的宰相,自然是背锅的最佳人选。
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是高风险职业,为什么这些人大多不能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