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但影响很大。西汉的刘邦和明代的朱元璋都热衷于此,但两者都有一些不同。然而,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在尊王熙夷的思想指导下,实行了抵御侵略、拱卫王室的分封制度。明代并非没有实封,但封地军政是可以管理的。而且清代我们都知道,是异族政权,即使进入中原后,也不是很稳定。更何况满族人员少,八旗控制不了全局。那为什么满清要搞分封制度,让那些宗室分封到全国,拱卫皇室呢?
[img]407758[/img]
这两个主要原因是清朝没有依靠分封制,让这些王子在当地守卫京师。
第一,清朝早期也遭受过这种损失。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来,他的儿子一直拥有军事权力。虽然没有分封制度,但他的权力非常大,尤其是当时的四大贝勒。然而,这样,这些实权派的影响就太大了。清朝早期几名继任者的选择存在问题。此外,三藩进入中原后也出了问题。虽然他们不是宗室,但清政府对如此大的权力并不放心。
[img]407759[/img]
第二,没有必要学习前朝的教训。
有了分封制度,下一步就是削藩,这也有点可笑。明朝也是如此。朱元璋封诸子为藩王。虽然权力少了很多,但朱允炆接手后还是觉得害怕,于是开始砍藩,失败了。在一定时期内,分封制度确实有益,但过了那段时间,问题就更多了。这段历史不会被清政府所取代。集中控制王室子弟,让他们全部留在首都,由国家抚养。
[img]407760[/img]
可以说,在拱卫京师的问题上,清政府并不信任这些王爷们。但清政府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更看重的八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八旗精锐半数驻京城,为禁旅。为了控制京师以外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派遣八旗长期驻扎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境海防等地。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在全国军事要地,实行永久驻扎。这是满洲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
清朝是一个外国政权,住在中原 为什么清朝没有分封拱卫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