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开明之君。他不仅能带兵打仗,而且是文治方面的好手。例如,世界著名的凌烟阁的目的和内容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公元643年,为了怀念当初一起打天下的英雄,李世民命令人们在凌烟阁描绘24位英雄的形象,和真人一样大。这就是凌烟阁的24位英雄。李世民建凌烟阁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清理人心,平衡各方势力。也是为了给大臣们传达一个信息,“跟着我,吃香喝辣,反对我,自己做。”。
[img]406907[/img]
凌烟阁虽然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楼,但意义重大,可以传给后人。在古代,文臣和武将的最高理想是名存青史。所以很多人都想进入凌烟阁,但李世民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我们既不能辜负忠于自己的老部下,也不能兼顾其他力量,让大多数人满意,所以我们有了凌烟阁二十四英雄。
纵观唐初的政治格局,基于以下原则,可以推断李世民的功臣排名:
1.关陇势力优先原则:关陇贵族是唐朝立国的基础,李世民自然要优待。这个名单中的很多都是关陇贵族,比如长孙无忌。
2.李氏宗族优先原则:唐初,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李世民重用了自己的子弟。在这个名单中,有李孝恭。
[img]406908[/img]
3.玄武门英雄优先原则:玄武门的变化是李世民登基的重要事件,里面的人都忠于自己。在这个名单中,有近10人,如张公谨和侯君集。
4.山东势力优先原则:隋唐时期,山东北齐势力能与关陇贵族抗争,不容忽视。在这个名单中,有很多人,比如李积。
5.南方势力优先原则:南北朝以来,南北对峙已经300年了。虽然李世民统一了南方,但隔阂并没有消除。因此,在这份名单中,有余世南、萧宇等人。
6.废太子优先原则:玄武门变更后,李世民的形象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扭转世界观念,稳定人心,魏征等人出现在这个名单上。
7.中立功臣优先原则:唐初,这样的人没有站队,选择忠于李渊,但他们有出色的战功,受到世界的尊重。在这个名单中,有李靖等人。
[img]406909[/img]
当然,最终的名单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有些人排名靠前,有些人排名靠后,有些人没有进入名单。只要大多数人满意,这一切都是为了平衡。有些人可能会失望。李世民也知道,他们可能会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
李世民是如何排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