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清朝当初靠八旗军队打天下 八旗最终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还不明白:清代八旗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八旗是如何衰落的?

清朝能开发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八旗军的东征西征密切相关。然而,乾隆死后,八旗的战斗力基本退化,清朝不得不依靠地方团练来镇压农民起义。清末,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扭军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团练崛起,最终形成了湘军、楚军、淮军等集团。八旗军是如何衰落的?

一、八旗土地丧失,积极性下降

1601年,努尔哈赤首次建立了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增加了黄、白、红、蓝四旗。到了皇太极,蒙古八旗和汉八旗被添加到满洲八旗之外。康熙时期,黑龙江北部的索伦等族被列入八旗,被称为“新满洲”。

八旗成员兵农合一,战斗力很强。八旗成立初期,努尔哈赤凭借这支军队统一了女真,击败了明代10万军队,扫荡了辽东。后来,皇太极凭借八旗东征朝鲜,西征蒙古,赢得辽西,为入关做准备。多尔根凭借八旗迅速扫平了关内群雄,统一了内地。康乾时期,八旗远征漠北、西藏、青海、新疆,为中国地图的奠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质上,八旗制度和中国传统的府兵制是一样的,都是兵农合一。所以八旗也需要一定的土地,否则这个制度就不会成立。清代入关之初,河北实行“圈地”,即满足八旗子弟的土地需求。后来圈地出现了问题,多尔钰不得不下令禁止。此后,八旗军人每人规定土地30亩,远低于唐代均田制规定的120亩。但考虑到土地单产的增加,30亩土地仍能满足基本需求。

此外,国家还应该给八旗士兵一定的工资,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如满洲八旗前锋、军队护理、每月42英镑,加上每年46英镑;步兵只有1月125元,加上每年21英镑的食物。这是康熙时期的规定。当时,一两块银子可以买到一石米,相当于目前的120公斤。如果按照目前的大米价格计算,大约是2400-3600元。在这个水平上,普通士兵基本上可以养家糊口,而将军则过着富裕的生活。

[img]405716[/img]

然而,八旗的负担很重。清朝规定,八旗兵需要自带粮草、马匹和武器才能出征。如果不够,他们应该自己买。这让人想起了《木兰辞》中木兰去市场购买装备的场景,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你需要用土地抵押。

因此,八旗大量土地流失。乾隆十年来,“十分之五六的旗地经典和人民”。也就是说,八旗的土地已经失去了一半。相反,八旗士兵的家庭人口正在增加。此时,八旗生计困难。正如唐代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府兵制度的衰落一样,八旗土地的减少导致八旗生存资源的日益缺乏,因此八旗军队的战斗热情难以保持。

二是雍正乾隆改革延缓了八旗的衰落

八旗生计困难,但清朝不允许八旗子女从事工商业务,只能当兵。清朝认为八旗是国家的依靠。没有八旗军队,清朝的统治就很难维持。因此,八旗已成为职业军队和世袭军队。它必须保持骑马和射击的传统,并随时听从国家的调度。

然而,八旗的孩子们很难谋生。谁会为国家努力工作?康熙后期,八旗子弟的战斗力下降,康熙不得不重用绿营;雍正时期,八旗在与准噶尔的战争中处于劣势,在与通泊的战争中遭遇惨败。幸运的是,蒙古在光显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搬回了一场比赛。

[img]405717[/img]

乾隆皇帝军装图

雍正和乾隆两帝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改革。@ 国家出面,拿出一部分财政收入,买回八旗的土地。雍正、乾隆共拿出400万两银,赎回23万顷土地,并下令禁止买卖、抵押;二是实行养兵制度。1724年,雍正从满汉蒙八旗中选出4800人作为养育兵,国家进行专业培训,并增加工资,即养育金。后来,养育兵人数不断增加。三是实行汉军出旗,大大降低了汉军规模,其余汉军转为绿营军。第四,国家划出部分土地,让养殖兵复垦。除了边疆屯田的成功,内地屯田基本上是失败的。

江东六十四屯

上述措施基本解决了八旗的生计问题。然而,八旗战斗力的下降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清代入关后,八旗“渐染汉俗”,甚至开始弃武从文,“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满洲旧俗”。有鉴于此,乾隆皇帝强调“国语骑射”。国语即满语,乾隆认为八旗子弟应以满语为重,骑射为基础。他建议八旗子弟在参加科学考试之前,必须“熟练地说国语,练习弓马”。

乾隆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满洲八旗的衰落。因此,乾隆时期,八旗子弟还可以摧毁准噶尔汗国,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东渡台海平定林爽文起义,西翻喜马拉雅山击败尼泊尔,有赵辉、傅恒、福康安、阿桂、明瑞等著名将领。

三、八旗制度最终腐化

雍正乾隆八旗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八旗衰落的问题。事实上,八旗的衰落是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必然趋势,这是不可阻挡的。八旗早期很穷,家产不多,只能在战场上获得战利品。因此,八旗早期充满了战斗力。然而,在守卫国家的时候,八旗的孩子们有一定的财产,开始抵制战争,这是人性造成的。

北魏时期,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加快民族融合,但也导致鲜卑腐败,很快被六镇鲜卑摧毁。在金国时期,大量的女真族进入了中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失去了最初的战斗力。后来,他们在蒙古的席卷下战败如山。八旗也走上了这条路。

八旗子弟

到嘉庆年间,八旗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这些八旗儿童在平定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不佳,但不能从事工商业务,只能闲着,成为国家的“寄生虫”。有人建议嘉庆皇帝改革,允许八旗做生意,但嘉庆皇帝没有改革的勇气。他只能坚持“骑射为本”的传统。

八旗子弟的生活总体上也变得腐朽起来。八旗中的将领生活比较舒适,所以生活奢侈,纵欲浪费。八旗中的普通士兵也是逃避劳动的,只要他们拿到工资,他们就会立即享受。他们喜欢攀比,爱讲面子,“以穿着不如别人为耻”。因此,清末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八旗的大多数孩子都很穷,但他们“奢侈”,喜欢“酗酒、赌博、斗鸡、架鸟、养花、吃烟、泡剧院茶馆”,颓废。

[img]405718[/img]

这样的八旗子弟还能像清初那样冲锋陷阵吗?乾隆后期,许多满洲八旗官兵已不懂行围之法,骑射越来越陌生。到嘉庆时期,连前锋等重要兵种的战斗力都严重下降。1811年,嘉庆帝对八旗骑射进行了测试,结果“中箭人数很少。“后来,嘉庆皇帝再次进行了多次测试,出现了同样的现象,甚至随机射箭,几乎伤害了混乱的形象。满洲尚武之风荡然无存。

八旗的孩子已经腐烂了,需要国家的“养育”,这增加了国家的负担。清朝养八旗每年要花600多万。嘉庆和道光时期的清朝是财政紧张的时候。我们怎么能挤出这么多钱?因此,清末,八旗子女的工资被中央政府扣除了很多。清末,许多八旗甚至吸烟。例如,驻绥远的八旗实际上有167种吸鸦片。

[img]405719[/img]

1912年,清朝灭亡,八旗制度消失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因此,有人评论说,“随着历史的演变,八旗制度的落后一面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战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八旗制度与清朝的命运密切相关,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从衰落到死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清朝当初靠八旗军队打天下 八旗最终是如何走向衰落的?清朝当初靠八旗军队打天下 八旗最终是如何衰落的?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