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文学,崇信佛道。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封京兆郡王,授徐州刺史,迁护军将军,拜中书监,出任冀州刺史。傲慢贪婪,妄行不法。永平元年(508年),不满外戚高肇弄权秉政,在冀州发动叛乱,年号建平。战败成擒,终为高肇所害,年仅二十一岁。胡太后掌权,追封临涛郡王。大统元年(535年),其子南阳王元宝炬称帝,建立西魏政权,追溯文景皇帝。
人物生平
封京兆王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8月初七,元愉的父亲孝文帝元宏封元愉为京兆王 ,并任命他为都督、徐州刺史,任命彭城王元谢的中军府长史卢渊为元愉的长史。当时因为元愉年纪小,府里的事务都是卢渊决定的,不分大小。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愉的兄弟宣武帝元恪继位。宣武帝在位初年,以元愉为护军将军。宣武帝怀念爱几个弟弟。元愉经常出入宫廷,早晚睡觉,就像家人一样。宣武帝在华林园玩射箭,元愉穿着单衣骑马,交流密切。景明元年(500年),元愉晋升为中国书监。
前三年(506年)10月,因元愉和弟弟广平王元怀在藩国,臣子傲慢自大,公开营私舞弊。宣武帝命令御史中尉崔亮彻底整顿,30多人因犯罪被处死。所有没有被处死的人都被除名为人民。 十一月初三,元愉与弟弟清河王元怡、广平王元怀、汝南王元悦在式乾殿听宣武帝讲《孝经》。
[img]406337[/img]
宠幸李氏
后来,宣武帝娶了宣武顺皇后于氏的妹妹为妃子,但元愉不喜欢她。当元愉在徐州刺史时,纳李氏是妾。李氏姓杨 ,是东郡人。元愉晚上听到她的歌声,很爱她,便把她当妾。李氏很受元愉的青睐。元愉罢州职回京后,她想提升自己的地位。她请右中郎将李作为她的养父,嫁给李,生下儿子元宝月。宣武顺皇后将李氏召入宫中,诽谤她,强迫她在宫中割发尼姑,并将儿子元宝月交给其他妃子喂养。一年多后,宣武顺皇后的父亲兴奋不已。因为宣武顺皇后很久没有生孩子了,他上演劝说宣武帝增加妃嫔。并让宣武顺皇后将李氏归还元愉,元愉与李氏的旧爱更加深厚。
奢华放纵
元愉喜欢写文章,写了很多诗。经常召集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文人一起享受宴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家宾客严怀真等数十人,设立馆舍敬礼他们。得到的谷丝,多为施舍。对佛教的崇拜,使用往往不能接受。与弟弟广平王元怀互相夸耀,竞相攀比奢华,贪婪放纵不守法。因此,宣武帝在宫中逮捕了元愉,进行了审查,拐杖打了50下,调出京城,担任冀州刺史。
谋反称帝
袁愉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但他的权力和地位不如他的两个兄弟,所以他感到内疚和憎恨。与此同时,由于他和他的妾李多次受到侮辱,高肇多次诽谤并陷害了他的三个兄弟,袁愉非常生气。
[img]406338[/img]
永平元年(508年)8月15日,元愉在冀州起兵谋反,杀死了长史羊灵引和司马李遵,假称得到了清河王元仪的秘密报告,称高肇计划杀害宣武帝。因此,元愉在信都南郊筑坛祭天,即皇帝位,发出大赦令,改年号为建平,李氏为皇后。由于不服从元愉,法曹参军崔伯姬杀死了他。八月十七日,宣武帝下令李平为镇北将军、行冀州事,让他前去讨伐元愉。九月初一,元愉在信都城南的草桥上迎战李平,李平奋力攻击,大败元愉军队,元愉逃入城中,李平进入围城。九月十二日,定州刺史、安乐王元诠在信都城北击败元愉军队。 元愉因连续失败,便环城固守。9月23日,李平征服信都,元愉知道大势已去,在数十名骑兵(《资治通鉴》作为100多名骑兵)的护送下,带着李和四个儿子突破逃亡。元愉任命的冀州牧韦超等人都被李平杀害。李平派统军叔孙头将元愉去信都。朝中大臣们都要求杀死元愉,宣武帝不同意,命令把他送到洛阳 ,用家法训责他。每当元愉住在驿站时,一定要握住李氏的手,尽力表达爱意。虽然在捆绑中,饮食和以前一样,没有羞耻和恐惧的表情。到达野王时,元愉对别人说:“虽然主上仁慈深情,不忍心杀了我,我还有什么面目看见皇帝!于是叹息流泪,断气而死(一说是高肇秘密派人杀死元愉),二十一岁。
元愉死后,他用一个小棺材埋葬了尸体。李氏生下女儿元明月后,也被处死。元愉的孩子被宣武帝赦免。后来,胡太后(宣武灵皇后)坚持自己的政治,将元愉的四个儿子注明为家庭成员,并将元愉追封为临朐王。儿子元宝月继承了他的头衔。
元愉第三子南阳王元宝炬在大统元年(535年)成为皇帝,建立了西魏政权。他的父亲元愉是文景皇帝,他的母亲杨奥妃是文景皇后。
元愉: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儿子,最后被外戚高肇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