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白居易和李绅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绅后世有两首《同情农民》诗,其中一首是妇女和儿童都知道的锄头(为了适合儿童阅读),作者更欣赏另一首,包括“世界各地没有闲置的田野,农民饿死”两句警察意义绝对不少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冻骨”。
知道“谁知道盘中餐,粒粒都辛苦”的李绅同志,应该是一个生活节俭的人,但事实却大跌后人眼镜。也许李绅曾经很节俭朴素,但他在成为官老爷后,尤其是淮南节度使(后来又升格为宰相),却骄奢淫逸。史书记载,李绅当官后,逐渐奢华到一餐消费千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花活鸡300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时代的诗人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都对他嗤之以鼻。
[img]404988[/img]
作者认为历史书的记录可能有点夸张,但毫无疑问,李先生的奢侈品,否则韩愈、刘禹锡等大诗人不会批评他,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大诗人、更熟悉李先生的白居易在这件事上不说话?
白居易和李绅都是新乐府诗派的中坚人物。他们和这个诗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元祯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来来往往,唱诗。但白居易似乎并不是一个真正尽职尽责的好朋友。如果白居易履行了朋友的职责,说服李先生从奢侈到节俭,放弃过度奢侈的鸡舌宴,那么李先生在历史上留下的是知道错误可以改变的积极形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口是心非的消极教科书。不幸的是,面对李绅的奢华,白居易最终因为照顾朋友李绅的脸或其他原因保持沉默。
他批评白居易不是一个真正的朋友,而且他还是选择了“沉默是金”的态度,当时他犯了比李绅更大的错误。
元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李先生高出一半。他为妻子魏辉写的悼亡诗非常有名。“曾经沧海难为水,但巫山不是云”这句话也来自他的作品。然而,他一生中的两个污点严重影响了他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尽管他年轻时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英俊男孩。
第一个污点是,他总是抛弃自己的初恋情人(即《西厢记》中崔莺莺的生活原型),不负责任;第二个污点是,他从一个弹劾国家太监的战士变成了一个为了升职而投靠太监的肖。
元和元年(806年),元祯登才知识渊博,于体育科授左捡遗。后来,他的首相裴毅被提拔为监督皇家历史,并出使剑南东川。此时,元祯年轻而充满活力,以无畏的精神弹奏非法藩镇、官员和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宦官。因此,他冒犯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img]404989[/img]
元和六年后,裴毅去世了。刚刚吃了一些苦头的元祯又失去了依赖。权衡得失后,他转身180度,决定卖身投靠藩镇严彩和监军宦官崔潭君。他真的很黑心,很厚脸皮。
元祯依附宦官的可耻行为引起了朝臣们的鄙视。作为朋友,白居易并没有提出“反耳忠言”,让他悬崖勒马,而是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和元祯一起写诗,一起唱歌,一起唱歌,比以前更频繁地唱歌。就连著名的《长恨歌》也是与元祯的《连昌宫词》相对应的歌唱和时间的产物。
需要注意的是,白居易虽然因为感情没有批评他,但实际上并不认可元祯的变节行为。他可以证明元祯墓志铭中的“以权帮助世界,改变,不和,不安”等字样。
李先生过着奢侈的生活,元祯屈服于强奸,以至于他们在历史上臭名昭著。当然,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作为他们最好的朋友,白居易总是对他们的不诚实行为保持沉默。如果他不说话,他应该逃避责任。至少他不是一个敢于直言不讳地说服和尊重的朋友。
白居易和李绅在历史上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