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降级江州是白居易改变心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同时帮助”为目标,希望为国家人民做出有益贡献;从那时起,他的行为逐渐转变为“孤独”。下面是一篇详细的文章。
806年,白居易放弃了学校。同年4月,他在体育科学和第一任县(今西安周至县)授予学士学位。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予翰林学士学位。808年,他任左拾遗,欢迎杨玉清从姐姐那里当妻子。810年,他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他的母亲陈氏去世,离开了丁忧,回到了夏家。814年,他回到长安,授予王子左赞善医生。
[img]405002[/img]
任左捡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了喜欢文学的皇帝的赏识和提拔,所以他希望尽自己的职责报答知识和遇见的恩情。因此,他经常写书和言语,写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希望弥补当前的政治,甚至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的书更容易被接受。然而,他的直言不讳言论让唐宪宗感到不高兴,并向李江抱怨:“白居易男孩,我很难提拔他的名字,但对我不礼貌。“李江认为这是白居易的忠诚,并劝诫宪宗广开言路。
815年,首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上表主张严厉逮捕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后来,白居易被诽谤:他的母亲死于看花,但白居易有“赏花”和“新井”诗,这对名教有害。因此,他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的司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兴与白居易相聚。
[img]405003[/img]
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追溯了这条河。在路上,他遇到了黄牛峡,这三个人被称为三个洞。在忠州工作时,白居易在忠州东部的山坡上种花,并将其命名为“东坡”。同年冬天,他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并于819年到达。820年夏天,他被召回长安,任尚书记外郎。
虽然白居易的母亲死于看花落井,但白居易早就有很多咏花之作。根据宋代的记录,新井诗写于元年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犯罪。他被贬的主要原因很可能与他写讽刺作品冒犯当权人有关。
为什么说降级江州是白居易改变心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