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石敬琏做了什么?为什么后世的评价很低?

公元936年春夏之交,驻扎在太原的后唐帝国河东节使石敬堂终于和他名义上的姐夫李从可彻底翻脸。和皇帝翻脸意味着叛逆,后果当然很严重:他的弟弟、表弟和两个儿子在首都洛阳被杀,皇帝派出的数万军队正从各个方向扑向太原。

[img]403453[/img]

石敬堂的军队根本无法与后唐军队作战。情况看起来很危急。然而,石敬堂并没有惊慌失措。他在撕破脸皮之前提前想好了对策。而且,他的计划不仅仅是抵抗后唐的进攻。他想摧毁唐朝的自力更生——当然,他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靠契丹的帮助。

该计划成功实现。契丹皇帝耶律德的亲征不仅为石敬堂解除了太原之围,还帮助他一举平灭后唐,建立了后晋,成为了皇帝。作为回报,后晋成为契丹的大臣,两国成为父子之邦,行父子之礼,同时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

因此,石敬堂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是“儿皇帝”和“卖国贼”的最佳形象代言人。事实上,更客观、更公平地说,在五代乱世中,一切都超越乱伦是司空见惯的。作为沙陀人(西突厥的一个分支),石敬堂服侍的后唐三姓四位皇帝中,兄弟俩反目成仇,兴兵夺位两次。对他来说,渴望皇帝梦想的人不择手段地接受它,没有什么是不可接受的。愿意认为小偷是父亲真的无耻,但现在人们指责他“忽视国家和国家的利益”,有些要求太高了。

事实上,即使在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也曾对外族称臣、和亲或纳贡。汉初,他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作战。自高祖刘邦起以来,他一直依靠与匈奴的和谐来避免战争(实际上是伪装的贡献)。他的和谐政策经历了两位文学圣贤。直到汉武大帝刘彻在位十多年后,他才被废除;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也通过向突厥称臣创造了皇帝事业;为了向回河借兵,唐肃宗从安禄山叛军手中收复京都,并与回河签署了“克城之日”,土地人归唐,金丝女归回河”的耻辱条约。

石敬堂遗臭万年的重要原因是他的后晋帝国生命太短,没有机会通过“技术处理”来掩盖历史上的污点。然而,他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举动对后人的影响太大了。从那以后,中原王朝的命运至少在400年内直接改变了,后人自然不容易忘记。

[img]403454[/img]

这十六个州包括: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盈盈(今河北河间)、涿(今河北涿州)、莫(今河北任丘)、檀香(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桂(现已淹没官厅水库)、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今山西朔县东北)、朔(今山西朔县)、蔚(今河北蔚县)。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面积12万平方公里,正好相当于一个朝鲜。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16个州从东到西,包括今天的天津、北京、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基本上分布在长城的内(南)侧,即长城重要军事防线背后的战略支撑点,其中英国和莫二州已经深入河北腹地数百英里。如果失去这片陡峭的山区,中原王朝的整个北方将失去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阻挡“胡人铁骑”。如果你南下数千英里,你将没有危险,直到黄河岸边的所有河流都是平坦的。从那时起,中原的门户就开放了。

在接下来的400年里,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每个中原王朝最重要的梦想。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率领强大的后周大军北伐燕云之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收复了盈、莫、易三州和益津(今河北省文安县)、瓦桥(今河北雄县境)、淤口(今河北霸县境)三关,共有17个县,五代以来中原对辽作战取得最大胜利。不幸的是,柴荣此时突然生病,不久病逝,收复燕云的大业也半途而废。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封桩库”的内库,其职能是从年度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剩余存储。他的想法是在储存500万的时候,把燕云十六州赎回契丹;如果契丹拒绝,他会把这笔钱当成战争资金。他曾经说过:“我用24丝买了契丹人首。只有10万精兵。如果你停止支付200万丝绸,你的敌人就会耗尽。”

不幸的是,宋太祖在50岁时突然去世,他的宏伟计划无法实现。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威胁要摧毁北汉的余伟。两次北伐契丹都以惨败告终。宋帝国试图用武力恢复燕云地区的努力也宣告失败。从那时起,宋朝的君主和士兵普遍滋生了一种“恐辽心理”(后来变成了“恐金”),这种心理阴影一直持续到宋朝灭亡。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方向思考,我们可以理解,北方政权在获得燕云之地后,一方面掌握了直接进入中原的军事便利。另一方面,燕云地区的农业经济与北方的游牧经济形成了良性互补,极大地促进了北方整个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原王朝的强敌。

燕云十六州直到明朝建立才回到中原国家的地图,石敬堂的骂名恐怕永远也脱不掉。然而,如果我们恢复更多的历史,我们也应该记住一个叫桑维翰的人。他是石敬堂手下的谋臣。正是为了赢得主人的青睐,他提出了一个完全“过度”的建议,比如割让燕云十六州。事实上,在那个时候,为了达到让契丹出兵帮忙的目的,只要多送钱物,也是可以实现的。


石敬琏做了什么?为什么后世的评价很低?石敬堂做了什么?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很低?

,,,,,,,,

  • 徐熙简介 南唐杰出画家徐熙在五代十国时期的生活
  • 徐熙,南唐五代杰出画家。江宁(今南京)人。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生于“江南名族”。出生于唐熙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

  • [儿帝]石敬堂趣事:为了称帝不惜带[绿帽]
  •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凤翔节使、鹿王李从可发动宫廷政变,成为后唐末皇帝。李从可成为皇帝后,怕河东节使石敬堂“窃取神器”(篡...

  • 解密: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小商贩到底是谁?
  • 读《晋书·石勒载记》,会发现两个前后反差巨大的场景。 场景一:公元287年,“石勒……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

  • 后汉高祖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与皇后的故事
  • 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859年出生于河东太原一个普通百姓家庭,948年因病死于朝堂。刘知远简介如何呢?他出生在混战的五代十国分裂...

  • 后汉高祖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与皇后的故事
  • 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859年出生于河东太原一个普通百姓家庭,948年因病死于朝堂。刘知远简介如何呢?他出生在混战的五代十国分裂...

  • 石重贵简介 五代十国时期,晋皇帝石重生平
  • 石重贵(914年―974年),后晋皇帝,石敬堂养子,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堂去世,石重贵继位,天福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