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是三国时期割据的政权之一。今天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公元224年,吴国大臣张文出使蜀汉巩固双方联盟。回国后,张文“称美蜀政”,称赞诸葛亮和蜀汉;公元261年,薛出使蜀国。回国后,他对吴主孙休说:“每个人都有菜,蜀汉就要死了。”。短短几十年,为什么吴国使者眼中的蜀汉变化如此之大?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诸葛亮的死和蜀汉人才的枯萎!
张温使蜀,称美蜀政
权力不仅被称为美国和蜀国的政治,而且因为它的名声而出名。众庶炫耀,恐怕永远不会被自己利用。思有以中伤之,会和艳事开始,于是开始了。-《三国志·张温传》
这段记录是关于张文被孙权废除的过去。张文的第一个“罪”是“美蜀政”。张文是江东四大家族张家的代表。他被废除的原因有很多。们只谈论张文出使蜀国的故事。
黄武三年(224年),张文三十二岁时,作为辅义中郎出使蜀国。孙权对他说:“你不应该离开,只是担心诸葛亮不明白我和曹魏的意图,所以他冤枉了你的旅行。如果所有的灾难都被消除了,我们就会攻击曹派。信使的真相是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语。”
[img]402683[/img]
张文回答说:“我在中国没有做过亲信大臣的计划,也没有独自处理旅行外交的能力。恐怕我没有张孟播放国家声誉的能力,也没有解释事实的效果。然而,诸葛亮有着深刻的知识和精心的计划。他必须理解你的思想和适应权宜的计划。此外,朝廷降低了恩惠,推测诸葛亮的心不会有任何怀疑。”
张文到达蜀国后,前往宫廷表示:“古代商人高宗守葬,使殷商国佐再次复兴繁荣。然而,周成王年轻时使周朝的德治和平。他们的成就覆盖了世界,他们的声望遍布世界各地。现在陛下具有聪明的资格,等同于古代圣人。贤惠的大臣们协助执政,满朝的精英们就像星星一样明亮……”蜀汉非常重视张文的才华。
要了解张文出使的原因和后果,一切都应该从刘备的死开始。公元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蜀汉内部有南中叛乱,曹魏虎视眈眈,孙权也趁火抢劫。此时,诸葛亮派邓芝出使江东,重申了与吴国结盟的想法。孙权同意。
张文于224年出使蜀汉,以进一步巩固吴蜀联盟。孙权让张文向诸葛亮解释他和曹魏之间的“肮脏事情”。从张文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姿势放得很低,称赞了刘禅、诸葛亮和蜀汉的文武。也许这让孙权感到有点不舒服。
薛某求马,预言蜀亡
孙休时,他是五官中郎将,被送到蜀求马。还问蜀政得失,对他说:“主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朝不闻正言,野民都是菜。臣闻燕雀,子母相乐,自以为安,突然焚烧,燕雀不知道灾难会发生什么,这就是所谓的!”——《三国志·薛综传》
薛珝(xu)是吴国重臣薛综的儿子,吴景帝孙休时期曾担任五官中郎将。公元261年,薛毅受吴主之托,前往蜀汉寻找战马。
回国后,我向孙休谈到了蜀汉的情况:“蜀主昏昏欲睡,不明白自己的错误。大臣们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没有过错。在蜀汉的大厅里,我听不到正直的评论;在蜀汉的郊野里,人们因饥饿而露出营养不良的面孔。大臣们听说大厅上方的燕雀很舒服。当建筑被烧毁时,燕雀很高兴,不知道灾难即将到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曾经有人质疑诸葛亮的治理水平,说他连年北伐导致蜀汉人吃不下饭,这是一个不靠谱的论点。公元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当薛出使时,诸葛亮已经去世27年了,“人人都是菜”的锅扔不到诸葛亮的头上。
吴国使者见证了蜀汉的衰落
[img]402684[/img]
公元224年,是诸葛亮开始全面掌管蜀汉政治的第二年。一方面,张文的“美蜀政”意味着“奉承”,但他一定看到了蜀汉的积极一面。诸葛亮治蜀一直是历史上治民理政的典范。
虽然诸葛亮进行了五次北伐,但蜀汉的人们仍然衣食无忧。诸葛亮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以234年最后一次北伐为例,诸葛亮准备了三年,选择在汉中耕种,对人民影响不大。
诸葛亮死后,蒋婉和费祎相继执政,能够“承担诸葛的规则,因循而不革”。蜀汉的政府也相对清明稳定。然而,253年费祎被刺死后,刘禅开始主持政府,接近像黄皓这样的恶棍。当他到达薛璇看到的蜀汉时,他变成了一片瘴气,每个人都有一道菜。
总之,蜀汉的衰落始于诸葛亮的死亡。随着蒋婉、董允、费祎等人才的枯萎,蜀汉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并不奇怪。
三国时期真正的蜀汉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