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雍正登基后,为什么要把心殿改成卧室?这是许多读者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和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
关于雍正胤祯继位,民间流传的说法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改写遗诏。其实稍微分析一下,这个传说是站不住脚的。清朝的遗诏是用满文写的,不太可能改写。但是暗害不能完全排除。
康熙61年(1722年)11月初,康熙病危,13日丑时(1722年):00—3:00丑的时候)急令在天坛代祭天的皇四子胤祯回宫,然后召见皇八子、皇十二子等人。寅时(3:00—5:00)宣布胤祯继承皇位,此时,胤祯虽未能到达,但应迅速了解遗诏的内容。巳时(9:00—11:胤祯来到康熙身边。申时(15:00—17:康熙去世了。
[img]402081[/img]
从寅时宣布继位诏书到申时去世,相隔十几个小时,胤蚣一定活了好几年。康熙死得越慢,时间越长,危险就越大。胤蚣有时间和心理条件排毒。但我们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也不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什么。我们所知道的是,胤琏不是在这里为父亲守灵,而是在养心殿守孝,然后把养心殿当作卧室。这些行为不符合规范。
胤祯还远离祖父顺治、父亲康熙建造的东陵,为自己修建西陵,似乎心虚。无论如何,从那时起,乾清宫和养心殿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乾清宫仍然是名义上的后宫正殿,但养心殿实际上是一个政治中心。两者一升一降,这种升降与建筑安全、实用性和礼仪无关。从雍正的性格来看,他不是一个异想天开、任意妄为的人,这不禁让人怀疑他是故意避开父亲康熙日夜居住的宿舍,他想避开的原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篡位。
雍正帝位的继承可能令人怀疑,但他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中国历代皇位的继承者大多采用公开建储制度,提前公开建立皇位,以继承皇位。一般来说,长子是继承者,如果没有孩子,兄弟和终弟会继承。康熙为建储事件伤透了脑筋。皇太子废了又站,立了又废。其他王子分成几个派别,展开激烈的斗争,势如水火。
[img]402082[/img]
也许康熙已经意识到公开存储有太多的缺点。雍正即位后,他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在争夺王位时的个人经验,创建了一个秘密存储系统。将一本亲书的继位书公开放入盒子中,放置在乾清宫正殿悬挂的“正大光”牌匾后,另一块可以随身携带,死后可以取出,两块可以相对正确地生效。从那时起,“正大光”牌匾已经成为王子们仰望和思念的地方。
为什么雍正登基后要把心殿改养成历史上的卧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