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影响
1、奠定国基
贞观年间,太宗的善政使官员廉能,社会稳定,人民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了中兴通讯的局面,为唐代274年奠定了基础。
2、确立制度
贞观时期,经过太宗的苦心经营,隋朝的各种政制延续了,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可以称之为完整。从宋朝到清朝,所有这些都模仿唐朝制度,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政风沿袭
[img]400129[/img]
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诫,成为良好的政治氛围。历代有为的治国者都很羡慕「贞观政风」并试图模仿。
4、用人唯才
太宗用人才,不问出身,重修《氏族志》,以英雄为代,科举为代,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对门的重视。世家豪族轮流掌管政治的坏习惯,开启了平民高官的机会,消除了旧社会的观念,缓解了社会矛盾。
以人为本的思想,开阔言路,虚心接受建议;重用人才是任务的标准;铁面无私,依法办事;它构成了贞观治理的基本特征,成为古代集权治理世界的最佳榜样。与当时的西方国家相比,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5、社会安定
贞观初年,经常发生灾荒和民生困难。四年后,政治表现逐渐显著。人们外出时不关门,旅行时不需要带食物。他们每桶三四块钱,价格低廉。人们衣食无忧,生活稳定。
6、文化远播
由于东西交通畅通,唐文化东传日本,南传安南,西越 岭、北达沙漠、唐的制度、学术和工艺技术都在四面八方传播。
武功
1、声威至今
自贞观结束后,唐的声望远播,后来外族称中国人为「唐人」,下至元、明之际,西北诸国仍尊称中国天子「天可汗」。
[img]400130[/img]
2、中外交流
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定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和雁栖,贞观十九至二十三年(645-649年)征高丽。
贞观治理的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