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慕容诸燕为何选择投靠北魏?

主动归属是慕容诸燕降臣自主的行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国家被摧毁后投靠北魏,或者面对北魏逐渐强大,然后燕变得越来越弱的现实,他们采取了主动放弃燕降魏的措施,或者一些燕臣对国内政治动荡感到失望,宗族成员忙于争夺权力和势力,而不是试图帮助燕国的局势,当然,也有一群人出于各自的利益开始反叛国王,失败后,他回到北魏寻求避难。@ 它们都是主动归属的,是出于当时具体情况而做出的选择。@ 他们都是主动归属,这是出于当时具体情况的考虑而做出的选择。总之,主动归属的情况大致有三种。

国灭来奔。慕容永建立的西燕在登国八年(393年)被后燕慕容垂淘汰,后来道武帝天赐四年(407年)被高云篡夺,而慕容德建立的南燕政权在明元帝永兴两年(410年)被东晋将军刘裕杀害。当上述慕容氏政权灭亡时,部分燕臣属于北魏。比如西燕的张千秋:“慕容永骁骑将军。后燕的慕容懿:“云之立也,熙幽州刺史,上庸公慕容懿以辽西归降,太祖以懿为征东将军,平州牧,昌黎王。另一个卢寿:“太子洗马,慕容氏灭,入魏为鲁郡守。”

[img]396024[/img]

降魏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政治出路。因此,由于种种原因进入魏的慕容诸燕降臣人数较少,他们大多在北魏攻打后的初期就主动归属于北魏。更具代表性的是李先和屈遵。据《魏书》卷33《李先传》记载,李先“仕傅坚,尚书郎”。后慕容永闻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根据长子城,永遂称制,先为黄门郎,秘书监。垂灭永,迁徙于中山。在井冈山归顺之前,皇开始了。“李先曾是西燕慕容永的“谋主”,权势显赫,但慕容垂消灭西燕后,李先被迁至后燕国都中山,官爵不明显。又有《魏书》卷33《屈遵传》载:“慕容永尚书仆射,武垣公。永灭,垂以为博陵令。”

屈遵也是西燕政权中的重要职位,被迁往后燕统治区后,只被授予博陵县令

一职。两人在西燕和后燕身份地位上的巨大差距,使他们对后燕统治者不满,这可以从屈服于官员的通知中看出。据《魏书》卷33《屈遵传》记载,屈遵面对魏军南下时,告诉官民:“往年宝师大败,今兹垂征不还,天之弃燕,人弗支也。魏帝神武命世,宽仁善纳,御众百万,号令若一,这汤武之师。五欲归命,二等勉之,不遇佳运而为祸先。李先被重用,才华战略得到施展,官职不断提升,在道武帝和明元帝两朝备受重视。屈遵在归属后也得到了道武帝的礼遇,“拜中书令,出纳王言,兼总文高。中原既平,赐下蔡子。“两人都被北魏统治者重用,在北魏平定中原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都获得了官爵的优惠待遇,改变了他们以前在后燕的地位。

[img]396025[/img]

国内政局动荡。后燕君主慕容垂死后,北魏开始了对后燕的大规模军事战争。当时,后燕统治者并没有积极应对外敌入侵,而是加强了争夺权力和地位的斗争。特别是在皇帝第二年(397年)3月北魏围攻中山时,后燕国主慕容宝因怕弟弟慕容林占领和龙而抛弃了中山北藏。据《魏书》卷2《太祖纪》记载,“宝弟何麟将妻子从西山出走。宝见何麟走,恐先据和龙,任子夜,然后将妻子和兄弟宗族数千人骑北逃。此后,慕容详与慕容林兄弟展开了王位竞争,先后控制中山,在中山称帝。掌权后,他们没有积极对抗北魏,而是大规模杀害了异国势力。


慕容诸燕为何选择投靠北魏?慕容诸燕为何选择投靠北魏?

,,,

  • 苻坚皇帝是怎样重用王猛的?王猛又是怎样做的
  •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王猛少年时,家贫如洗,为了糊口,年纪不大就贩卖畚箕。但他人穷志不穷,为人严谨、博学多才。东晋桓温曾...

  • 王肃简介 南齐进入北魏的大臣散骑常侍王肃的生命
  • 王肃的父亲王宏是王导的第五个儿子王绍的孙子。王宏的祖父王球没有孩子,继承了王球的孙子孙女。王宏被齐武帝萧泽杀害后,王...

  • 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是怎样崛起的?刘裕简介
  • 刘裕后从军,最初就任北府军将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隆安三年十一月,孙恩从会稽起兵反晋,朝野震惊,刘裕借机转投淝水之...

  • 室点密简介 南北朝西突厥汗国的创始人室密生平
  • “室点密”Istami(?-576年),也作室点蜜,阿史那氏,突厥大汗土门之弟,西突厥汗国的创始人。 莫贺早年攻叶护,在阿尔泰山游牧...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