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十三四岁还是初中生,但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应该在十三四岁时结婚。他们为什么这么早就结婚了?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一、古代法律规定。
自夏商周到明清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法治社会,拥有完整的古代法律制度。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管理和治理。
[img]395462[/img]
古代法律制度相对完整,实施相对彻底。古人说:王子犯了与普通人同样的罪行。古代也有婚姻法。中国古代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制、同姓不结婚、父母的生活。这三种婚姻都是非礼貌和非法的。
西周礼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表示成年。女人十五岁是“及夹”,是成年人。未达到成年年龄的男女不得结婚。
西周时期,男子20岁结婚,女子15岁结婚。
据《礼记》记载,男子30 20岁的女人,还没结婚,官方媒体就要强行相亲,撮合剩男剩女。
唐朝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姻。”
宋朝遵循唐朝的规定。但有补充规定:《宋书·周朗传》记载“女人15岁不结婚,家人坐着”,即女人15岁以上不结婚,家人会遭受连带罪行。
[img]395463[/img]
明朝规定:“男女结婚时,男子少于16人,女子少于14人,称之为先时;男子25人以上,女子20人以上未结婚,称之为过时。”
法律规定,女性十三四岁可以结婚,人民自然遵守。
二、上行下效。
古代皇帝结婚早,皇后和皇妃都很小就结婚了。
清朝皇帝的结婚年龄是顺治14岁,康熙12岁,乾隆16岁,嘉庆15岁,道光13岁,咸丰16岁,同治16岁。
皇帝结婚这么早,子民自然争相效仿,所以古代男人十几岁就结婚了。
陈宣帝柳皇后,11岁结婚;陈后主的妃子是著名的美女张丽华,她10岁结婚;努尔哈赤的妃子阿巴亥12岁结婚;王太极的庄妃,即孝庄太后,在12岁时结婚;顺治皇帝的女王佟佳氏在14岁时结婚,在15岁时出生在玄烨,即康熙皇帝;康熙皇后赫舍里在12岁时结婚。
皇帝后妃结婚的年龄很小,普通人的女儿自然上升下降,也早早结婚。
第三,女儿是外姓,早结婚可以减轻家庭负担。
[img]395464[/img]
古人重男轻女,他们总以为女儿是外姓,媳妇是自己家的人,所以希望女儿早点结婚。这样,家庭负担就会减轻。
在古代,女性结婚时应该准备大量的嫁妆。在古代,嫁妆是彩礼的两倍。因此,女儿的嫁妆费和生活费是一大笔费用。如果她早点结婚,家庭将节省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
在古代,贫困家庭生活困难。如果他们的女儿早点结婚,他们可以少吃一张嘴,给其他兄弟一种生活方式。@ 即使女儿还没到结婚年龄,父母也会让女儿早早去婆家当童养媳。
四、古人寿命短,早结婚,早繁衍后代。
[img]395465[/img]
古人寿命短,连皇后都年纪轻轻就死了。比如康熙的生母24岁去世;康熙皇后赫舍里21岁去世。
人生七十古来稀,大多数人二三十岁就死了。1949年以前,中国的平均寿命约为40岁。
古人的幸福标准是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女人早点结婚,就能早点生孩子,完成生孩子的责任。
@ 古代女性十几岁结婚的原因是法律规定;皇帝和皇后结婚早,子女上下下效;男尊女卑,女人是外姓;古人寿命短,承担着繁殖子女的重任。
为什么古代女性十三四岁就结婚?是什么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