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作为曹魏的第二位君主,可以说之前有像曹操这样高山的父亲,之后有篡汉自立、收纳父亲后宫的罪恶,真的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的确,曹丕不如父亲曹操,不如兄弟曹植,甚至10岁时的曹冲。但也不能说曹丕一无是处。在他执政期间,曹魏的土地面积、政治制度和文化都得到了发展。让我们分开谈谈。
[img]394604[/img]
扩张土地:收复西域
东汉末年,西北军阀崩溃,导致西部地区完全失控。后来,它成为了当地军阀和羌族势力的世界。后来,虽然曹操打败了马超和其他当地军阀,但他无法控制凉州的整个领域,只能将西部四个县合并为雍州。然而,雍州公司位于海关内,对西部地区的控制有限,当地少数民族势力仍然猖獗。
[img]394605[/img]
曹丕登上帝位后,将西域四郡重新设置为凉州,并由中央派遣官员管理。这一举动,引起了凉州军阀的不满,因此再次反叛。曹丕派张恭、苏则等人出兵,消灭了当地最大的汉族势力黄华。之后派大将张既,在姑臧城下打败了胡人部队好几次。魏军威大盛,其余胡人纷纷投降,西域立即平定。之后,曹丕设立了西域长史府,恢复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这是曹丕在位期间的一大功绩。
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
西汉和东汉的选举制度共存。几乎所有官员的选拔都取决于当地名人的推荐。虽然也有“孝道”等社会制度和“月经评价”的氛围,但这是一个非常松散的选举制度,没有具体的标准,没有操作规范。自东汉末年以来,观察和推荐的权利逐渐被氏族垄断,这变得越来越不合适。
曹丕登基后,中央政府采用尚书陈群的方式,选拔德高望重的人,专门负责选拔官员。这种人被称为“中正”。中正选出的官员将在中央政府进一步选拔并填写人才调查表。然后,朝廷根据填写表格的情况决定官员的等级。如果官员有问题,推荐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选官制度被称为“九品中正制”。
[img]394606[/img]
虽然九品中正制不能杜绝世家大族控制官场的局面,但至少制定了规则和选拔框架。与广泛的调查和推荐相比,它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此外,九品中正制后来继续发展,实现了在中国流行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无论如何,这应该是曹丕的一大成就。
文化贡献:最早的七言诗
曹操、曹丕、曹植被后人称为“三曹”,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诗人。为了纪念这三个人,后人专门出版了《三曹诗选》。曹植无疑是三人中最有才华的。西晋文学家谢灵运曾说曹植:“天下才共同石,曹子建独得八斗”。这说明曹植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同样,曹操虽然诗不多,但每一首都都耳熟能详,流行起来。
只有曹丕,虽然有21首诗传世,但质量确实比父亲和兄弟差。然而,人才不够创新,曹丕找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看四言诗写不出父亲,五言诗写不出弟弟,于是创新地写了七言诗!七言诗虽然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但不是格律诗,更应该算是“歌”。到了曹丕的《燕歌行》,七言诗才算有了自己的格律。所以曹丕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七言诗的人。曹丕的七言诗不仅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形式,也为未来辉煌的唐诗奠定了基础。这种文化贡献也应该算在曹丕身上。
[img]394607[/img]
曹丕确实不是一个强大的英雄,但他在守成为方面仍然有所作为。他的才华应该不仅仅是历史上看到的。不幸的是,上帝只给了曹丕7年的时间。如果你能再给他十个想法,也许曹丕会有很大的成就。
为什么曹丕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 曹丕有什么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