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消极的人就是一个经常被谴责的群体。他们总是放弃,玩弄感情。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真的渣男。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负心汉,陈世美应该在人气和负心程度上排名第一甚至第一。直到今天,当提到一个男人到处留情,辜负他的爱人时,人们仍然会称他为陈世美,这表明他有很大的影响力。
[img]393731[/img]
众所周知,许多戏剧小说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历史原型。例如,在《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僧玄奘大师,而孙悟空是在玄奘大师的追随者石磐陀的基础上诞生的,并添加了各种奇怪的形象。
同理,对陈世美来说,有一种说法是,历史上也有他的原型,那就是顺治时期的大臣陈年谷。
明日启五年(1625),陈年谷出生于湖广均州市,即湖北均县。和许多古代孩子一样,他从小就决心学习,努力学习。
[img]393732[/img]
清顺治八年(1651),陈年谷考中举人,四年后,他又考上了进士,此后,他被封为直隶饶阳县的知县。在当地的三年里,陈年谷惩恶除奸,勤政爱民,公正廉洁,受到人民的喜爱,其政绩也十分突出。
任期届满后,陈年谷被提升为官部主任和郎中,被顺治皇帝重用。顺治17年(1660年),皇帝亲自任命陕西乡试考官,选拔了不少人才。
第二年,陈年谷被皇帝派往位于西南部的贵州省思仁道,担任布政司副使。在民族关系复杂的贵州,陈年谷亲自前往苗寨,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
之后,陈年谷也回到北京,负责盐政在户部的管理。康熙十年(1671年),他被提升为户部郎中和侍郎。他当了半辈子官。他一直很认真,真的是个好官。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年近花甲的陈年谷辞职回国,几年后安详去世。那么,为什么这么好的官员会成为剧中的负心人呢?这件事要从顺治十五年(1658年)开始。
今年,陈年谷的两位前同学胡梦蝶和仇梦麟在北京找到了他。他们希望陈年谷在官方部门工作,帮助自己安排一官半职。
在古代,如果不能通过正常的科举程序得官,也可以依靠铨选获得候补资格。但是,当时要想获得全选资格,就需要捐钱,有举人身份。陈年谷的两个同学现在只是秀才,不能全选。
因此,很有原则的陈年谷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只好给了一些银两把它送走。
然而,胡梦蝶和邱梦林并不欣赏,对陈年谷非常不满。当他们回到南阳时,胡和邱看到一个戏剧团队在唱《琵琶记》。该剧讲述了学者蔡伯云与妻子赵五娘结婚后不久,他们被父亲强迫进入北京参加考试。结果,在总理的强迫下,他不得不娶他的女儿为妻。
之后,蔡伯的家乡发生了旱灾,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他寄回家的信被骗走,导致联系被切断。
丈夫在首都没有消息。赵五娘不得不沿着琵琶弹唱乞讨,来到首都寻找丈夫。最后,这对夫妇终于团聚了。蔡伯也辞职回到家乡,和赵五娘住在一起。胡和仇看完戏后,灵机一动,拿出陈年谷给他们的钱买通班主,要求改变人物的名字和情节。
陈年谷年轻时曾自己的名字是年谷,成熟时才美,所以自称是美,所以自称是美熟美,而且他的妻子叫秦馨莲。
为了表达对陈年谷的不满,胡和仇让班主把男主角改名为陈世美,女主角改名为秦香莲,把剧情改成秦香莲来到首都,但陈世美不愿意认出他的妻子。
后来,该剧团随改编后的《琵琶记》四处演出,将陈世美的恶名四处传播。
据说这部剧后来表演一般,很多观众义愤填膺地说要杀陈世美。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班主不得不让表演《陈州放粮》的包公上台,处死陈世美。包公是宋朝的官员,陈世美成为宋朝的状元。经过多次改编,该剧最终成为著名的“美案”。
事实上,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年间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中秦氏还魂配世美也就是说,陈世美早在明朝就抛弃了妻子和儿子。
陈世美以清朝官员为原型显然是错误的。可以说,陈世美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虚构人物,没有历史原型。至于陈世美原型的陈年谷,自然不是一个消极的人。
陈世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与影视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