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战国时期,为什么一场战役的参战人数动辄几十万?

地主阶级的兴起使郡县制成为各国的主要政治管制方式,各诸侯国主要实行郡县征兵制,农民是主要的征集对象。县守和县令有权征集县、县适龄男子入伍,并可带领他们出征。16岁或17岁的“傅籍”(或“傅”),即进行登记,然后,根据国家需要随时申请入伍,直至60岁才能免征。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墓主17岁“傅籍”,第二年入伍参战,战争结束后返乡,再次入伍。

除征兵制外,各国还兼行招兵制。经过严格的选拔,招募的士兵充当了军队的骨干和国君的卫队。比如魏国选择“武卒”,要求能够“穿三属甲,操十二石弩,负矢五十,置身其上,冠上剑,赢三天粮,日中百里”。

[img]392316[/img]

这样,所有国家的国王都非常重视土地和人口,并将其作为国家的核心资源和行政策略。例如,越王勾践曾下令“男人17岁不结婚,女人14岁不结婚”,他的父母都有罪。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政府也会站出来组织私人婚姻。这样,经过十多年的分娩,越南人口增加,军事实力增强,一举击败吴,报复雪恨。

同时,县制的实施也增强了君主集权的能力,对地方事务具有更大的主导地位。国君任命的地方官守不再是世袭贵族。为了能够调动国家资源,各诸侯国也分别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目的是登记当地隐藏的所有居民,并清楚地检查应纳税多少和服务多少。为了惩罚那些不愿服役和纳税的自由主义者,政府制定了“保甲连坐”的方法,大大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即中央集权)。

这样一来,一场战役的参战人数动辄几十万也就不足为奇了。

[img]392317[/img]

赵国在长平战役中损失惨重,以至于廉颇反击燕国时,能调用的赵兵大多是未成年儿童。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更多的是邯郸和太原两个军政中心的士兵。在赵国的代地雁门和河套九原,赵国还有一支边防草原游牧力量的军队。赵国依靠这支生力军,能够在长平之后的邯郸和燕赵之战中取得胜利。

战国时期,有学者统计秦国总人口500万,赵国总人口约350万。根据战国一般兵役法,假设兵民比例为1:赵国可拥有35万军队。经常挂在嘴边的战国战士“带甲百万”不是骗语。原因是当时兵民没有分,普通人拿起刀枪就是士兵。@ 这就是范绥灭国屠军的理论,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和血腥。然而,在极限情况下,赵国可以遵循1:5比例征发70万军队。后人的前秦、后赵等国,都用过类似的比例征发军队。即使长平之战损失40万,赵国仍能勉强凑齐30万军队。

赵国最初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即使边境军队有士兵,他们也没有食物。然而,燕国此时给赵国带来了好消息。燕国向全国60万名士兵投入侵犯赵国,被廉颇击败,收获的行李、粮草和器械都不算什么。廉颇还反击了燕国,并一直击败燕国的首都。如果赵国没有刚刚经历过大败,不敢长期悬挂士兵,燕国将退出七位英雄。

[img]392318[/img]

最后,燕国割地赔偿,赵国见好就收。这场战役获得的土地和钱粮人口极大地丰富了赵国的实力,使赵国在庞元的带领下再次成为东方六国的纵约长。秦王政五年(前242年),五国第五次伐秦失败后,赵国怒气冲冲,派兵打败齐国,夺取齐国河间之地。后来,魏国被秦国逼迫,不能再守住叶城,还派使者将叶城送给赵国。虽然叶城在赵国手里只有三年就被秦国夺走了,但赵国一直是秦国最难啃的硬骨头。

燕赵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56年(前251年),这场战争的胜利对赵国的复兴至关重要。赵国将燕国的资源投入到自己的军事发展中,最终在七年后在边地锤炼出一支精锐的代地边军。

在李牧的带领下,这支军队砍下了10万匈奴骑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匈奴30年。这种效率比汉武帝连续30多年对匈战争要高得多!后来秦军不断东进,前锋深入河北中部,在邯郸附近修建营地。李牧和这支边军迅速南下,与邯郸守军一南一北,击败了由桓米领导的10万秦军。此后,秦始皇不敢再与李牧代地边军进行野战,而是采取了阵地战,逐渐消耗了赵军的有生力量。与此同时,又实施了反间计,故意放开赵国公子嘉,制造了李牧要支持公子嘉的假象,污蔑李牧谋反。最后,李牧被赵王冤杀。而这支边军在失去教练后,也无意应战,最终归功于失败。


战国时期,为什么一场战役的参战人数动辄几十万?战国时期,为什么一场战役的参战人数动辄几十万?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又怎么样?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正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他绝对是外国战争的一代英雄,但他在治理国家和治理国家方面并不那么聪明。然而,...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 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鲁庄公自然就惹了一些麻烦。说,漂亮的女人是老虎,这不是,一个好国家的君主,“娶妻不淑”,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