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发生了一起可怕的杀君恶性事件,被称为崔织。
[img]389755[/img]
崔织的祖先是齐国创始人姜尚(姜子牙、吕尚)的儿子齐丁公姜奇,他的姓是齐丁公的后代之一。崔织是齐国的后代,也是齐国的上清。
崔织年轻时深受齐惠公的信任。齐惠公死后,齐顷公即位。齐国医生高固(齐文公的儿子高后人)、国佐(姜太后人一支)被崔织胁迫,非常害怕。后来,他们在齐公面前挑衅是非,说崔织对齐公不满意,于是崔织被迫逃离卫国。后来,崔织尽了最大努力,终于回到了齐国。
齐灵公时,高固去世了。国佐在公元前574年的一场叛乱中杀死了齐国医生庆克。第二年,他被齐灵公派人刺死。高固的儿子高无愧被迫逃离莒国。从那时起,齐国上卿崔织和庆封(庆克之子)的力量逐渐庞大,崔织开始执政。
崔经常给齐灵公提建议,还带领齐兵攻打郑、鲁、莒国等不听话的诸侯小国,赢得了齐灵公的信任。晚年,齐灵公准备废太子吕光,让他和宠姬的儿子公子牙即位,公子光去拉拢崔织和庆封做靠山。崔织和庆封先杀了支持公子牙的太傅高厚,然后杀了公子牙的母子,齐灵公知道后吐血而死。于是崔织和庆封支持公子光即位,是齐庄公。
齐国唐邑医生唐公去世后,崔织和家里的门客东郭偃开车去吊唁。崔织看到唐公的宠姬东郭姜年轻漂亮,就色心欲绝,想接他的家。正好东郭偃是东郭姜的哥哥,崔织想请东郭偃促成这件事。东郭偃对崔织说,我的祖上原本和你的祖上是一家人,这件事恐怕不合适。崔织不听,还是把东郭姜纳入府中。后来齐庄公经常去崔织府,甚至勾搭上东郭姜,随意给别人赏崔织的帽子。侍从告诉庄公他不能这样做。庄公回答说没什么。
齐庄公与东郭姜通奸事件曝光,崔织决定联合齐国劲敌晋国攻打齐国,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img]389756[/img]
一天,齐庄公带着晏莹和随从去崔织家,到崔织家门口时,齐庄公把晏莹和大家留在外面,自己进去了。齐庄公去崔织家一边开杯畅饮一边唱情歌小调,等东郭姜从里屋出来。谁知东郭姜没看见,却看见崔织府上一群人抄着兵器围了过来。齐庄公慌慌张张地恳求这些人放过他,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没有人同意。齐庄公恳求让他回去,让他在太庙自杀,但没有人同意。齐庄公去爬墙。墙太高了。齐庄公被刀砍到腿上摔了下来。齐庄公被一把乱刀砍死。
齐庄公已经死了,然后大门外的晏婴上场了,晏婴史上叫晏子,这个人在历史上太露脸了!齐国医生,被比作管仲,后来三次出使楚国而不辱使命,他的光辉事迹大家都知道。本来和齐庄公一起来崔织府,到门口被齐庄公拒绝了。等齐庄公人出来,等他死的消息。晏婴脑子转得快啊,崔织势大不是,跑不掉。燕英走进大门,倒在庄公的尸体旁哭了三次。然后他站起来跺着脚喊道,一个国家的君主为了国家而死,一个臣民跟着他去死。一个国家的君主为了国家而逃命,一个臣民的君主为了自己的私事而死。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宴会婴儿的话很到位。许多人称赞他是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人民的典范。根据作者的观点,这并不是燕英在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体现。他为什么要大声说,也就是说,他们对崔珠的倾听不仅保护了他们的节气,而且与齐庄公划清了界限。燕英真是个大师!
果然,东郭偃建议崔织杀了晏莹。崔织说晏莹是个有才华的人,齐国有用的时候。不要说晏莹不屑为齐庄公杀崔织,晏莹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崔织手中。崔织掌握了齐国的国政,从齐惠公、齐顷公到齐庄公,甚至可以操纵废立国君这样的大事。晏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齐庄公无能为力。
公元前548年,崔织和庆封立齐庄王的弟弟公子杵臼为君,为齐景公。崔织任左相,庆封任右相。崔织肆意杀死齐国家族。庆封见齐景公器重严英,建议崔织杀了严英。他想减少一个政敌。崔织想了很久,没有找到严英的把柄。他告诉庆封,严子是一只老狐狸,不得不等他露出尾巴。
两年后,崔织废长幼,立自己和东郭姜的儿子崔明为世子,其他几个儿子不同意,发生了内讧。庆封趁机包围崔织家族。崔织除了小儿子崔明逃往鲁国外,其他几个儿子都死了,东郭姜也死了。崔织在孤独和绝望中自杀了。齐景公气根崔织,对他的尸体进行了戳尸曝晒。崔织杀了齐庄公,庆封又简接杀了崔织,齐国乱庆封逃到吴国,楚国伐吴,庆封又被楚国人杀死。像齐庄公、崔织、庆封这样的坏人已经被坏人磨掉了,晏婴只需要鄙视,何必为坏人而大吵大闹呢?
崔织杀了齐国君主,为什么晏婴没有干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