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于禁含恨而死?一生律己,但夜景凄凉?

喜爱三国的朋友们对“武圣”关羽的事迹都很熟悉,“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都是关羽的英雄事迹。们来谈谈关羽“水淹七军”中被淹的七军统帅于禁过山车般的生活。和桃园三兄弟一样,出身底层的于禁也在消灭“黄巾起义”的机会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军马匆匆,东征西讨

中平元年(184年),由山东老乡鲍信招募,参与黄巾军的讨伐。 那时,鲍信和曹操是最好的朋友,于禁也因此认识了曹操。

初平三年(192年),鲍信欢迎好朋友曹操做兖州牧。这时,于禁和鲍信一起为曹老板工作。同年,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鲍信为了救曹操而战死。于禁属于兖州军将领王朗。王朗非常欣赏于禁,并向曹操推荐于禁作为将军。于是,曹操召见于禁,拜他为军司马,成为曹操周围的人。

[img]387255[/img]

四年(193年)初平统兵到徐州攻克广威。

兴平元年(194年)至兴平二年(195年)与曹操濮阳讨伐吕布。

建安元年(196年)跟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

建安三年(198年)跟随曹操破张绣于晏,擒吕布于下邳。

在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中,于禁、乐进等将领率步骑5000,渡河攻打袁绍别营。

建安十四年(209年),于禁与臧霸等人讨伐梅成。

建安20年(215年),曹操讨厌朱灵,想夺取他的军事权力。如果他有尊严,他将被禁止吸引数十名骑手。他带着曹操的命令去朱灵营,让朱灵交出军事权力。朱灵和他的部队没有人敢动。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封为魏王,对下属的任免更加隆重,于禁后来也迁为左将军,假期战斧。

从禁止的“简历”可以看出,他出生在基层,但靠东征西讨,冲锋陷阵,最终赢得了曹操的青睐和自己的未来。

余禁不仅是战功卓著的“勇将军”,更是不畏强权、秉公执法的“好榜样”。

讨青州兵,先筑后报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的阵营突然被张绣军队袭击,应付来不及,便各自退兵,十分混乱。在禁止的路上,发现十几名衣着不整的青州兵在打家劫舍,便追讨这些也是自己人的青州兵。一些青州兵不敌,逃回曹营打小报告,诬告于禁也造反。有人劝于禁先向曹操报告,但于禁说:“现在敌人在后面追,我先抗敌。至于曹公,他是个明智的人。正是谣言阻止了智者。你怕什么?于是于禁先筑好濠沟防敌进攻,然后让人通知曹操并向他解释。曹操听了,认为于禁的做法是对的。他当众说:“当时敌人来攻,挺混乱的。于禁能在混乱中整顿军队,追回抢劫的恶行,安营筑寨坚守,真是好将军的榜样。”

遵守军纪,流鼻涕斩昌晨

建安11年(206年),昌晨投降曹操后再次反叛,曹操被派往禁征。于禁急攻昌晨,但未能征服昌晨的据点。于是,曹操派夏侯元领兵与于禁作战。夏侯元攻占了昌晨的十多个据点。然而,由于昌晨和于禁是旧交,他们向于投降。

[img]387256[/img]

昌晨投降后,诸将都以为昌晨已降,应该让曹操处理,但于禁说:“你不知道曹公常说的命令吗?在军队包围后投降的人不能原谅他的罪。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是事奉君上的气节。虽然昌晨是我的老朋友,但我怎么会因此而失节呢!“自临与昌晨决别,陨落而斩之。当时曹操军在淳于,闻而叹:“昌尚不向我投降,而投奔禁,是命运啊!更重要的是,东海平定后,曹操上表汉献帝表功于禁,于禁因此被视为虎威将军。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于禁被曹操提升为左将军。这个“假战斧”是代表皇帝的礼仪。所有持有节日的使臣都代表着皇帝的来访,象征着皇帝和国家,并可以行使相应的权力。如果将军“假战斧”,他不需要在战时请示和报告。他可以直接杀死军队中违反军事命令的士兵。事实上,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尚方剑”,这可以看出将军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如果东南没有战争,余将军能够以假期战斧的尊重顺利着陆,那将是他美好的结局。然而,这并不令人满意。

战败投降,夜景凄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前将军,关羽带领军队在襄阳攻吕,在樊城围攻曹仁。曹仁命令庞德驻樊北 ,再次向曹操请求援军。曹操本来打算让儿子曹植带兵解救曹仁,但当他命令到达曹植时,曹植喝醉了,无法接受命令。于是曹操命令七军共三万人到樊城协助曹仁。当时曹仁守卫的樊城被关羽攻打,但没有被包围 。因此,曹仁命令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驻扎在樊城北部的低洼地区(汉水河改道处)。

[img]387257[/img]

秋天,关羽利用过多的秋雨和汉水飙升,将于禁和庞德一起摧毁整个军队。庞德宁死不屈,于禁投降,被关押在荆州江陵。曹操得知于禁战败后,哀叹了很长一段时间,说:“于禁已经认识我30年了。如何面对危险比庞德好!”

吕蒙攻破江陵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东吴,曾与孙权骑马。于翻看到两人并排非常不满,大骂于禁只是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排;更手持马鞭要鞭打于禁,孙权立即喝止。后来孙权在楼船和群臣宴饮,于禁听到演乐曲时伤心流泪,于翻又指责于禁假装可怜。曹丕即位,孙权称臣。孙权在黄初二年(221年)被禁回魏国。于禁回魏后,却遭到别人的嘲笑。余禁的胡子和头发都是白色的,脸又瘦了。曹丕以春秋时期荀林父、孟明视的旧事为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于禁拜访曹操陵墓时,曹丕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状态。于禁看到后,他感到羞愧和羞愧,死于疾病。他被追死为李侯。

[img]387258[/img]

于禁的结局真的很尴尬。他在战败后选择了投降,这是他“羞辱”后半生的起点。事实上,在三国时期,战败投降并不可耻,如关羽、张辽、黄忠、魏燕、姜伟投降曹操、马超、黄忠、魏燕、姜伟投降刘备,甚至本文的“积极人物”庞德也是马超投降张陆,然后投降曹操。

然而,于禁的“降”与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在三足未定的时候“降”,每个家庭的实力都没有形成定局。当时,将军和主人更像是雇佣关系。而于禁的“降”是在三足鼎立时期,将军们已经被深深打上了“魏”、“蜀”、“吴”品牌,投降不再是权宜之计,投降意味着“叛国”。此外,立义将军庞德的宁死不降,使于禁的投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就是曹操的那句话:“面对危险,反而不如庞德!”想要躺在病床上的于禁一定很后悔当初的投降选择。


为什么于禁含恨而死?一生律己,但夜景凄凉?为什么于禁含恨而死?一生律己,但晚景凄凉

,,,,,,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名将檀道济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最后为何被冤杀
  •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