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庞德死后,曹操哭了 庞德为什么要离开马超?

三国历史精彩纷呈,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臣猛将。在诸侯争霸中,西凉群雄一直是重要角色之一,比如最早霍乱朝纲的董卓,或者占据凉州的马腾韩遂,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色彩。而其中一个绕不过的人就是庞德庞令明,庞德在樊城之战中英勇就义,曹操为此落泪,为什么庞德如此忠诚地离开马超?接下来,我们将以正史中的描述为例,介绍这个问题。

首先要介绍庞德在西凉军的地位。

庞德明确表示,大家对庞德的熟悉其实更多的来自于对《演义》的描述。在《演义》的故事中,庞德与关羽战斗了几轮,不败。在正史上,庞德其实是西凉最好的战士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印记。

[img]384563[/img]

庞德是西凉宿将,很早就开始跟随马腾四面作战。在马腾征服羌狄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庞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来,马腾率领军队帮助曹操征服袁绍,并在河东与袁绍的部长郭援作战。庞德亲自杀死了郭援。在史书记载中,庞德勇敢善战。每一场战斗都是冲锋,所以马腾非常欣赏庞德。

在西凉军中,庞德的地位也很高,仅次于少爷马超和西凉军首领马腾。他是西凉军的第三号人物。首先,他平息了张白的叛乱,然后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争。因此,庞德被命名为中郎将军。后来,马腾入朝为官,庞德和马超一起留在西凉地区。

[img]384564[/img]

其次说说庞德为什么不去找马超。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点。一是马超不忠不孝。在演义中,马超是五虎上将之一,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正义的一面。但事实上,马超在正史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那时马超叛逆曹操,带领军队抵抗曹军,但他的父亲马腾带着几个弟弟来到邺城。因此,最终导致了马腾被夷灭三族的悲惨结局。从这个角度来看,马腾的死与他的儿子马超有很大关系。

[img]384565[/img]

事实上,如果这不是太多,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马超所做的另一件事,据史书记载:马超等反谋,举约为都督。超谓约还:前钟司隶任超使用将军,关东人无法回信。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也当弃子,以超为子。你知道,韩遂是马腾最大的敌人。马腾的妻子死于韩遂,马超说了这样的话。难怪庞德不想再跟着他了。毕竟庞德和马腾的关系很好,是四方多年的老兄弟。马超的做法让庞德和他产生了嫌隙。

其次,马超实际上抛弃了庞德。当时马超和庞德抵挡不住曹操的兵锋,于是去汉中张鲁暂时避风头。庞德此时受伤,但马超不愿等庞德受伤,于是弃之而去。带领军队前往益州投奔刘备。要知道庞德也是西凉宿将,马超的举动显然让庞德很冷,所以庞德没有去益州找年轻的马超,而是选择留在汉中为张鲁效力。

最后,我们来谈谈庞德在曹营的处境。

投奔张鲁后不久,曹操率领军队剑指汉中。张鲁深知这些兵马抵挡不住曹操的军队,于是果断带领军队投降曹操。这时,张鲁手下的庞德也投降,成为曹军的一员。

曹操曾经听说过西梁庞德的勇敢,所以他非常重视他,并授予了高级官员。命令庞德为守将军。许多人对庞德的下降感到不安,所以他们多次向曹操建议。然而,曹操仍然信任庞德,庞德也帮助曹操平息了几次叛乱,并取得了战争成就。

[img]384566[/img]

庞德和曹仁带领兵马驻守樊城,以抵抗蜀汉关羽的进攻。庞德勇敢地战斗,一箭射中关羽的额头,差点杀死关羽。但最后几天的暴雨导致水位上升,庞德被关羽领导的军队击败,但庞德仍然不愿意投降刘备,甚至责骂关羽,最终被杀。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叹庞德的忠诚,于是哭了起来。庞德的两个儿子也被曹操封为列侯。


庞德死后,曹操哭了 庞德为什么要离开马超?庞德死后,曹操哭了 庞德为什么要离开马超?

,,,,,,

  • 曹操为什么要找个盲人做他最喜欢的清河公主的女婿?
  • 清河公主是曹操最喜欢的小女儿,但曹操晚年不再需要任何政治交易来维持自己的权力。女儿长大了,找什么样的女婿? 曹操的女婿...

  • 蜀汉能臣廖立:因批评刘备的战略决策而被免职
  • 蜀国官员批评关羽免职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国有廖化,所谓“蜀国没有将军,廖化是先锋”。事实上,蜀国还有一个姓廖...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秦朗作为曹操的继子,曾经破坏了鲜卑十万的铁骑权
  • 在《三国演义》第102回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人物。在小说中,他称这个人为魏国的前将军,并带领军队与司马懿一起与诸葛亮...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