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历史,中国最初是原始社会,然后是奴隶社会,然后进入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最后是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半殖民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些词很容易理解,顾名思义,也可以看到一两个,只有封建社会,让一个人困惑,为什么叫“封建”?
[img]383704[/img]
封建这个词意味着封邦建国。古代的国家不同于现在的国家。一群人随便找个地方住,叫国家。早在夏商周,中国就有上百个国家。古代皇帝总是说“万邦来朝”,说明那个时代真的有很多小国。在西周成立之初,武王与周王作战,似乎毁灭了所有人的支持,但事实上,暗流汹涌。武王死后,各部落都露出了叛乱的迹象。以周王的儿子吴庚为首,各地都举起了反周的旗帜。幸运的是,周公花了三年时间平息了叛乱,平息了全国。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周公将世界上的土地分封给王室亲属、异姓姻亲或有功的王子。根据历史记载,“七十一国成立后,姬姓独居53人(姬姓,即周氏宗亲)”。
[img]383705[/img]
这是一个严肃的封邦建国,可以称之为封建,但在后来的历史上,没有封邦建国呢?在汉朝七国之乱之后,绝大多数皇帝认为封邦建国是混乱的原因,谁会把他们的土地分配给诸侯呢?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秦汉以来,甚至从西周到清朝的社会都被称为封建社会呢?
我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大致如下:“封建社会”这个名字原本是外来词汇,英文是“feudalsociety“对应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如果严格对应,只有西周分封诸侯,西汉和西晋分封诸王可以算是封建社会,马克思在研究西方历史时喜欢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他认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社会是“feudalsociety“,在中国,那些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看到,旧社会不总是剥削农民阶级的地主阶级吗?把“feudalsociety“翻译过来,那就是封建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封建社会已经脱离了它的原意。
为什么中国古代被称为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