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什么是盛宴?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的最高统治者。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读者!

经典宴会是教皇帝经典史的讲座,或者是皇帝学习经典史的课堂。例如,经典宴会类似于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阅读课。

读书班的讲师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包括政府参事、文史馆员),而古代皇帝的讲师是博士、侍读、侍讲学士等。

汉武帝时,他利用丞相孙弘的议论,设立了五经博士,专门授课经学。除了皇帝、皇室和大臣的子弟,他还教太师。

《后汉书·张迅传》记载,尚书博士张迅为皇帝讲经事。

根据《后汉书》的传记和唐李贤的注释,张的祖父张充可能是尚书博士(因为张从接受了《尚书》)。他年轻时和刘秀一起在首都长安学习《尚书》。

当上皇帝后,刘秀想“求问充”,惜“充已死”。

明帝、章帝、和帝三代的经典盛宴长期以来一直是一名讲官,张迅的儿子张凡为和帝服务,曾孙张济为灵帝服务。

《后汉书》本传称“为人质直,守经义,每个侍讲间隙,数有矫正之词,以严见恐惧”。

关于他为汉明帝、章帝父子两代明确讲经的史实主要有两个:

永平九年(公元66年),显宗(明帝)在南宫为四姓小侯开学,并设置了五经师。以《尚书》教授为基础,在皇帝面前数字。以论难当意,除了为郎,还给了车马衣服,然后被任命为皇太子。

自从他出来后,皇帝每次见到王师傅,都会说:“张前入侍讲,经常有正确的建议和同情。出于诚意,可以说有史鱼之风。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东巡,幸东郡,引导他和他的学生并入郡县,历史并入法庭。皇帝(章帝)先备弟子之仪,让他讲一篇《尚书》,然后修君臣之礼。赏赐殊待,莫不碰碰。

[img]382035[/img]

从这两个记载和本传的其他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经典宴会和皇帝学习的一般情况。重点列出如下:

1、大多数古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学习和继续教育,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

2、古代的经典宴会(皇帝的阅读课)制度应该从汉明皇帝开始。盛宴的地点不仅局限于首都的宫殿,而且可以随皇帝巡逻,也可以移动到这个地方。当地的盛宴可以吸收当地的经典学生和官员。

3、皇帝带头尊师重教,以促进皇室子弟、臣子甚至人民的阅读热潮。

4、汉武帝之后的皇帝确实把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或核心统治思想。所谓“独尊儒家思想”,不是谎言。

5、盛宴讲师大多是正直的。他们经常利用古代的经典或借用主题来发挥作用。他们建议皇帝指出缺点,并提出建议和建议。皇帝也很乐意接受,没有抵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类似于今天政府参与者与政府领导人的关系。

据《文献通考·职官考八》记载,唐玄宗专门设立了贤殿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入内侍读,待师傅之礼”,入宋后继续这一制度。

宋仁宗还设崇政殿讲书,三者都掌讲读史书,讲解经义,备顾问处理。

宋神宗初,《资治通鉴》编成,此后神宗经常开经宴,让编者、翰林学士司马光讲读。

司马光在神宗为其序后写了一段话:“治平四年十月初开经宴,奉圣旨读《资治通鉴》。

这说明神宗渴望尽快了解历史上兴衰的历史经验,所以司马光被命令为讲官,及时讲解。

《石林燕语》介绍了宋代经宴对讲官的礼遇:

国朝经宴讲读官老坐,乾兴后起立,盖仁宗时尚年轻,坐读不相闻,故起立,欲其近尔,后遂为故事。西宁初,吕申公、王荆公为翰林学士,吴冲卿知诫院,均兼侍讲,始建议,以为六经言先王之道,讲者应该礼坐,因为请复行故事。...苏子容、龚鼎臣、周孟阳、礼官王汾、刘庚、韩忠彦认为讲读官日侍、盖侍天子、非师道也。而且,读官一等,侍读还班侍讲,今侍讲而侍读,不应为二。....今天,读者初入,都坐赐茶,只说起案立,说毕复就坐,赐汤而退。侍读也是如此。也有盖乾兴之制。

记载显示,自宋仁宗乾兴(1022年)以来,除专职人员外,还有他的官兼,因此对讲官不再以师道论。

但毕竟是为皇帝提供知识“考释义理”的顾问,还是待以更高的礼貌,没有忽视。

宋神宗元丰(1078-1085年)改制后,翰林侍读、侍讲学士被废除,而侍从以上兼侍读、侍讲到南宋,则多以台训官兼任,使经宴讲官纯以他官为职,不设全职。

元朝承宋制,也开经宴,到元泰定帝(1323-1328年在位)大盛,王子和诸王大臣子孙皆令听讲。

[img]382036[/img]

元末顺帝(1333-1368年在位)时期废除了经宴,入明后恢复。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以圣经盛宴为制度,每月2日、12日、22日定期在京城文华殿为皇帝讲圣经,并陪同中国大臣。

讲读官先讲“四书”,再讲“五经”,或读史,这叫“日谈”, 又称“小经宴”。

嘉靖初,杨慎(升庵)曾任宴讲官教皇帝。到了明中叶,经宴时断时续, 逐渐式微。

入清后,朝廷重开经宴,设经宴讲官满汉各八人,讲官满汉各两人,由高级官员和翰林担任。

顺治十二年(1655年)规定,每年春秋两季结束后,按日进经,春至夏至,秋至冬至。

顺治皇帝、康熙皇帝甚至邀请汤若望等外国传教士教授西方知识,并特别授予他们“通玄教师”(后来改名通微教师) 称号。

乾隆以后,皇帝日惰,经宴也很少开。

而且乾隆之后,中国封建王朝就进入了衰落期,虽然原因很多,但是皇帝自己并不重视学习,也许也是一个原因吧!


什么是盛宴?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是盛宴?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

  • 为什么大汉朝历史上没有根基的刘恒能成为皇帝?
  •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此时诸吕变大了。吕后刘邦曾经重视其他妃子,于是迫害刘邦以前受宠的女人,尤其是戚夫人。也许是...

  • 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多少年?解忧公主回汉了吗
  • 罪臣之女刘解忧,又被称为解忧公主,她是楚王之女,她的祖父刘戊曾是雄踞一方的楚王,刘戊是个大英雄,所谓时势造英雄,在战...

  • 汉灵帝大造裸游馆:特选美丽宫女为其裸体划船
  • 大多数中国古代皇帝喜欢娱乐。娱乐有不同的规模和形式。其中,水上游乐是主要的娱乐方式。水上游乐主要是游览湖泊。在过去,...

  • 揭秘:班婕钰被惨害 汉成帝[牡丹下死]之谜
  • 班婕钰(前48)——前六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形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姑。汉成帝的妃子,善诗...

  • 哭也是一种能力:汉高祖刘邦两哭嬴军心民心
  • 刘邦成为皇帝是不允许的。刘邦在这个过程中哭了两次。这两次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邦的诡计令人钦佩。他值得成为一代创...

  • 汉朝皇帝刘恭为何被罢黜?与吕后有什么关系
  •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国家,虽说皇帝无数,但是其中也不乏遭废黜的皇帝,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