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鼎立时期,孙权坐在东南,于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国名吴,也算是一辈子的英雄。那么孙权去世后,东吴有多少皇帝呢?
孙权实际上应该被视为曹操和刘备的年轻一代。孙权的父亲孙健是与曹刘同时代的人物。公元208年赤壁战争期间,孙权26岁,曹操53岁,刘备47岁。当曹操220年,刘备223年去世时,孙权并没有成为皇帝,只是被称为吴王。
当孙权229年成为皇帝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已经去世。曹魏当时的皇帝是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蜀国的是刘禅。据估计,孙权在后期也很孤独。战斗的对手已经不在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他们的后代。
孙权晚年昏昏欲睡,废立太子
[img]375849[/img]
孙权长寿,直到公元252年,71岁才去世。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诸葛亮也去世多年。也许孙权活得太久了,人老了容易犯困惑,他晚年比较昏庸。废立太子,逼死鲁迅,许多忠臣良将也被孙权杀害。结果,他没有选择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因此,虽然他死后东吴有三位皇帝,但他什么也没做。东吴在维持29年后被晋灭亡。
孙权一生有七个儿子。229年,孙登成为皇帝后的长子。孙登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33岁去世。他的第二个儿子也早逝。他死时只有20岁。他的第三个儿子成了最大的儿子。
孙登临死前建议孙权的弟弟孙和为王子,孙和真的很优秀。据史料记载,孙和热爱文学,擅长骑射,非常进步。然而,孙权不仅喜欢王子,还喜欢四个孙子。结果孙霸野心勃勃,想争王子,爆发了后来著名的南鲁党争。结果孙和被废除,孙霸被杀,孙权最小的儿子孙亮为王子。
东吴三嗣主
孙权于公元252年去世,孙亮即位,是东吴的第二位皇帝。孙亮即位时,年仅十岁,诸葛恪、孙军等人辅政。太平二年(257年),15岁亲政,但一年后(258年)被权臣孙臣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次被贬为候官侯,在去封地的路上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虽然史书上说孙亮很聪明,能分辨是非,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过权臣的毒手,这都是孙权的错。主少国疑,很少有能有所作为。
孙亮被废后,孙臣迎立孙权六子孙休为帝,是东吴第三位皇帝,25岁。孙休登基后,封孙臣为丞相,孙臣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除了孙臣。由此可见,孙休应该有一些权力,孙休在位期间,颁布了良制,嘉惠人民,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建立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此外,据吴书记载,孙休曾派遣五路大军救蜀,刘禅未至已降。假如孙休一直在位,也许还能有所作为,可在公元264年孙休暴病而亡。
[img]375850[/img]
公元264年,孙休去世后,王子年仅10岁,众臣迎立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为帝,是东吴第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兜兜转转,王位又落在孙和的儿子身上。不幸的是,孙皓远不如他的父亲,孙皓沉溺于酒色,专门杀人,变得昏庸暴虐。臭名昭著,惊动了中国,连晋武帝司马炎都对孙皓的暴行感到惊讶。公元280年,面对晋军,孙皓战败投降,埋葬东吴基业,成为亡国之君。
小结
孙权之后,东吴还有三位皇帝,即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末帝孙皓。由于孙权晚年昏昏欲睡,举国中分,内部统治集团的矛盾极其尖锐。孙亮就位时只有10岁,很少无所事事;虽然孙休想有所作为,但他的执政时间太短,死于暴病;孙皓,最后一个皇帝,极其残忍,把东吴推向了灭亡的深渊。孙权死后,三位皇帝可以说什么都没做,活了29年,被晋灭亡。而这一切,如果追根溯源,应该算是孙权的责任,他没有指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孙权去世后,东吴出现了多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