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有东厂和锦衣毛 为什么皇帝不顾反对建立西厂?

从公元1368年明帝国成立朱元璋称帝,到公元1644年明帝国灭亡,锦衣卫和东厂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明帝国的历史。

然而,除了朱元璋为巩固皇权而建立的锦衣卫和朱迪为镇压反对派而建立的东方工厂外,明朝还有一个名为西方工厂的“昙花一现”特务机构。那么,西方工厂是什么样的特务机构呢?有了锦衣卫和东方工厂,为什么明朝皇帝不顾大臣的反对建立西方工厂呢?

[img]377307[/img]

上图_ 朱见深(1447-1487年),即明宪宗

什么是西厂?

西厂是明宪宗朱见深成立的特务机构,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于公元1477年成立西厂。西厂的领导是著名太监王志。

西厂和东厂是一样的,也是不同的。同样的是,西厂的骨干力量和东厂一起从锦衣卫中挑选出来。但不同之处在于,西厂的管理范围或侦察范围比东厂广。

东厂的主要职责是监控官员的言行。除明末魏忠贤乱政时期外,东厂还设立了监狱关押政治反对派,东厂在明朝大部分时期都没有监狱。东厂抓人只能交锦衣卫北镇抚司审讯,但东厂会派人到北镇抚司审讯。西厂有自己的监狱,西厂不经皇帝命令就可以直接逮捕大臣。这样,西厂的“司法权力”就大于东厂。

那为什么明宪宗朱见深不顾群臣的反对,在锦衣卫和东厂的基础上增加西厂呢?

首先,明宪宗小时候的经历为明宪宗建立西厂镇压政治反对派奠定了基础。

明宪宗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12月19日。1449年,土木堡爆发,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朱见深叔朱祁钰监国,朱见深为皇太子。

然而,朱见深的王子地位并不稳定。公元1449年,朱祁钰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景泰。在朱祁钰和于谦的共同努力下,明军守卫北京,重创瓦拉,赢得了北京保卫战。随着景泰皇帝地位的逐渐稳定,景泰皇帝废除了朱见深的王子地位,立了儿子朱见济为王子。

公元1457年,景泰帝病重,大臣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辟。朱祁镇再次坐在龙椅上,杀死了于谦等大臣,第二次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从以上经验可以看出,虽然朱见深是皇太子,但他小时候过早地卷入了皇权和王位之间的纠纷。这种频繁的皇权和王位之间的纠纷给朱见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繁的政治权利纠纷给朱见深的性格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因为朱见深的王位是得失。因此,朱见深在主观性格上有一种“缺乏安全感”的感觉。

在朱见深第二次成为太子之后,他主观上害怕自己太子的位置再次丧失。朱见深当上皇帝后,他主观上害怕一些政治敌对势力会造反,威胁到他的皇权统治。久而久之,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性格让他逐渐形成了口吃的问题。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性格让他找到了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正是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性格让朱在位期间不顾大臣的反对,成立了西厂,给了西厂更大的权利来镇压政治反对派,进而巩固了他的皇权。

[img]377308[/img]

上图_ 明朝《出警入境图》中穿着盔甲的锦衣卫

此外,明帝国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个人能力越强,他们就越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稳定政府局势。皇帝登基后越自信,对工厂和卫生间的依赖就越少。例如,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佑框、明穆宗朱载龙对工厂和卫生间的依赖相对较少。

在明代“特务统治”的特殊环境下,朱高炽、朱瞻基、朱佑框、朱载龙等皇帝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中国传统文官政治,使明朝在朱高炽、朱瞻基、朱佑框、朱载龙等皇帝的治理下,出现了“仁宣之治”、“弘治中兴”、“隆庆中兴”的良好局面。

相反,个人能力越弱,皇帝登基后越不自信,对工厂卫生的依赖就越强,工厂卫生的地位就会提高。例如,明宪宗朱见深、明武宗朱厚照、明西宗朱由校。

公平地说,明宪宗给予于谦平反,处理荆襄流民事件。“成华丽庭”横扫女真部落,减轻人民的税收负担。在他的统治期间,他为国家人民做了一系列好事,可以说是一个有成就的守成之主。然而,明宪宗建立的西方工厂已成为成化时期明朝政治空气污染的象征,也成为明宪宗生活中不可磨灭的“政治污点”。

至于明武宗和明,他们依靠刘瑾和魏忠贤,把政府变成了太监的“一言堂”。谁反对刘瑾和魏忠贤,谁就被关进监狱,谁就被迫死亡。这使得明武宗和明朝成为明朝历史上最黑暗的政治时期。

[img]377309[/img]

上图_ 魏忠贤(1568-1627年)

第二,明宪宗时期特殊的内外环境使得明宪宗不得不建立西厂,稳定政局。从稳定政局的角度来看,西厂在巩固明宪宗在全国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西厂的主流做法是侵犯人权,随意拘留大臣,西厂的积极作用不能上升到主要方面。

明宪宗从父亲明英宗手中接管了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内外“混乱”。在内部,明英宗杀害于谦的负面影响一直存在。中国到处都是流民,他们聚集在叛乱中杀害官员。在外部,女真、蒙古鞑靼部落和瓦拉部落对明朝北部边境的干扰从未停止过。

面对父亲留给他的烂摊子,明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局势。他上台后的第一个“政治成就”是下令给民族英雄于谦平反。于谦平反冤案后,明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荆襄流民,动员军队打击女真族的挑衅,打败了努尔哈赤的远祖。明宪宗还任命了李贤、彭石、尚露、杨廷和等官员,紧密有序地处理内政。

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明宪宗采取的一系列稳定明朝内外局势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明英宗留给他的“烂摊子”问题。

明宪宗从未解决过河套地区的边境问题,蒙古对河套地区的威胁也一直存在。

在内部,明英宗时期留下的“追随官员”问题不仅导致了官员腐败,而且还影响了皇权(妃子和太监可以以朱见深自己的名义买卖官员),这使得朱见深主观地认为他的皇权没有完全巩固,朝鲜仍有反对势力影响他的皇权统治。

为了全面稳定统治,打击反对明宪宗本人的政治集团,明宪宗在明朝内忧外患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的特殊环境下建立了西厂,并为西厂提供了更大的监督官员的权力。

[img]377310[/img]

上图_ 明朝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一切都有两面性。在西方工厂成立期间,它确实侵犯了人权,随意拘留了官员,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然而,西方工厂也客观地发挥了反腐败和打击非法官员的作用。

比如明朝福建省官员杨烨利用自己的权力和父亲在乡下作恶,欺负人民,准备出海当海盗。有人举报杨烨的违法行为,杨烨贿赂官员,试图逍遥法外。王志得知杨烨的违法行为后,迅速将杨烨抓入西厂监狱,严厉拷打。杨烨解释了欺负人民和贿赂大臣试图逃避法律的违法行为。最后,杨烨被明宪宗处置。假如没有西厂和汪直,杨烨很可能会逍遥法外,然后继续欺负人民。

正西工厂客观上起到了打击非法官员、稳定统治的作用,这使得西工厂在明宪宗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由于整个明朝间谍的统治,历史上有许多负面评论,西工厂被后人视为明宪宗的“政治污点”。我们不能把西工厂作为促进明朝历史进步的产物,而不是当时西工厂的积极意义。

参考资料:《明史》、《明宪宗实录》


明朝有东厂和锦衣毛 为什么皇帝不顾反对建立西厂?明朝有东厂和锦衣毛 为什么皇帝不顾反对建立西厂?

,,,,,,,,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