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郑国要修建郑国渠?目的是什么?

周朝姬姓诸侯国的郑国。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郑国渠是战国末期秦国在关中平原修建的一条运河。它与渭河流域的泾河和洛河进行了沟通。全长300多英里,灌溉农田4万多公顷,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大大提高了秦国的实力,加快了秦灭六国的进程。然而,郑国渠最初是韩国疲惫的战略。如果你想阻止秦国统一世界,你没想到会适得其反。具体情况如何?

一、战国末期局势

[img]377403[/img]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实力大增,不断东出讨伐六国,侵占六国疆土,逐渐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韩国位于魏、秦、楚三大国之间,实力弱,发展空间有限,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为了生存,不得不在秦、楚、魏之间摇摆。为了在七国中立足,韩国一时服从秦国的连横之策对付其他五国,一时与五国合纵,共同对抗秦国。

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大举伐韩国,韩国畏惧,向秦国献出上党郡求和。上党郡守冯亭拒绝降秦,投靠赵国,使韩赵联合抗秦。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在长平战役中击败赵国,使六国再也无法阻止秦国东出,奠定了秦国统一世界的格局。59年(前256年),秦军攻占洛阳,俘虏周,秦昭襄王取代周天子,成为世界共主。

二、韩国阻秦妙计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不令东伐,甚至使水工郑国闲说秦,使凿泾水从中山西地的虎口为渠,北山东注洛300多里,以灌田。秦欲杀郑国,中作而觉。郑国说:“始臣为闲,但自然成亦秦之利。秦以为然,卒使就渠。运河,灌溉泽卤地4万多顷,收均亩一小时,用注填的水灌溉。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韩桓惠王在长平战争期间,希望秦赵两败俱伤。赵国能阻止秦国东出。没想到赵国惨败,无法再对抗秦国,使秦国继续蚕食六国,而不是停止东出。面对秦国的巨大威胁,韩桓惠王睡食不安,日复一日地思考着对付秦国的妙计。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病逝,子嬴政即位,相国吕不韦辅政。韩桓惠王听说吕不韦权倾朝野。为了巩固权力,他必须取得一些成就,所以他决定派水工郑国出使秦国,让秦国大力建设水利工程,无法东出。

郑国抵达秦国,赢得了吕不韦的信任,并借此机会劝他修建连接泾水和洛水的运河,灌溉农田,促进农业发展。吕不韦听了之后,觉得郑国的建议是合理的,可以把泾水和洛水之间数万顷的盐碱地变成良田,为秦国储备大量的粮食,有利于秦国东出的后勤供应。因此,他命令郑国调查泾水和洛水之间的水文地理,负责运河的建设。

三、秦国修建郑国渠

[img]377404[/img]

秦王政第一年(前246年),吕不韦向郑国调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运河。郑命人挖泾水与洛水之间的山谷,将泾水引入洛水,灌溉沿岸4万顷田地。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嬴政发现郑国修建运河是为了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时间东出,让韩国活了下来,于是大怒下令处死郑国。驱逐六国人民。

郑国在嬴政面前辩护说,修建运河虽然消耗了秦国的大量资源,但从长远来看,关中平原的数万顷盐碱地已经成为良田,这对秦国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嬴政听了郑的建议,下令赦免郑,命令他继续修建运河。李斯还写道,六国人才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于是嬴政停止驱逐六国人才,继续吸纳六国人才。

四、适得其反

嬴政赦免郑国后不久,水渠建成,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东起泾水中山,西至洛水葫芦口,长300多里,灌溉土地4万多顷,使郑国渠两岸盐碱土地成为良田,年年丰收,不再受旱涝灾害的巨大影响,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灭六国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攻韩,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成为六国中第一个灭亡的诸侯。

一般来说,郑国渠是韩国延缓秦国东部扩张的绝妙计划。它在短时间内消耗了大量的秦国国力,没有时间环顾四周,这使得韩国持续了十多年。然而,郑国渠建成后,秦国的实力大大提高。弱小的韩国成为秦国第一个灭亡的目标,加速了韩国的灭亡。


为什么郑国要修建郑国渠?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郑国要修建郑国渠?目的是什么?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揭秘:为什么孔门弟子樊迟不受欢迎?
  • 懒种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睡安,志满忧愁。没有幸福享受荣华,有分贫穷。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