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手足不可能超越皇权,否则就会被杀。那么兰陵王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杀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一、兰陵王的传奇故事
兰陵王,原名高肃,字长恭,是北齐王朝的宗族将领,是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个儿子,皇帝高纬是他的表弟。高长恭是中国古代四大著名美女之一。
看看北齐的历史,我们知道兰陵王是一个温柔、诚实、英俊的将军,所以当他战斗时,他总是戴着凶猛的面具,否则敌人会把他当作一个女人。兰陵王不仅战斗勇敢,而且珍惜下属,视为自己。莽山战争期间,他带领500名骑士冲出北周的重包围。直到洛阳城下,守城士兵才知道这个人是谁。直到他摘下面具,他才知道是兰陵国王。洛阳之战后,士兵们为了庆祝胜利,为了爱将军,把兰陵王写进了歌曲《兰陵王进入阵曲》,这是兰陵王最大的胜利。
[img]375585[/img]
洛阳之战展现了他的威武勇敢,也展现了他在军营中的威望和名声。这场战争确立了兰陵王的绝对威望,但也引起了高纬的怀疑:自尊,张扬霸道。这一事件为兰陵王的死埋下了伏笔。可以合理地说,兰陵王主要是忠诚的,努力保护国家。他应该加官进爵,得到奖励。然而,他有一个小肚鸡肠的皇帝表弟,在一次对话中,高长恭走上了不归路。
二、高长恭祸从口出
“木头在森林里展示,风会被摧毁;伟大的成就,灾难必然会下降。”兰陵国王在北齐的记录是众所周知的,他们都欣赏这个几乎完美的人。然而,面对这种情况,高伟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怎么能漠不关心呢。兰陵国王如此美丽,如何反映皇帝的善良,他的权威在哪里。兰陵国王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一场灾难。
高纬:“入阵太深,失败后悔不及。”
高长恭:“家事善良,不觉遂然。”
看似随意的君臣对话点燃了导火索。当高纬提到芒山之战时,他告诉兰陵王,他深入敌营太深了。如果他失败了,恐怕他的生命将得不到保障。兰陵王觉得他的表弟很关心自己。他随意地谈论了国家事务,这也是我的家庭事务。当时,他没有考虑那么多。
[img]375586[/img]
如果换成今天的对话场景,这样的英雄把国家大事当成自己的事情,那是多么的无私和高尚。但这件事发生在北齐,发生在高纬和兰陵之间。高纬觉得兰陵王有谋反之心,甚至想取而代之。
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后主高纬派徐之凡给高长恭送毒酒。高长恭对妻子郑氏说,我专注于我的心。他给了我毒酒,因为我不辜负皇帝。@ 兰陵王含恨饮鸩而死。
三、挑战皇权,必须受到惩罚
自古以来,皇权就是不容挑衅的绝对权威。即使是亲情也显得苍白。所谓“伴君如伴虎”,即使你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旦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震惊了你的主人”,你也会被杀。兰陵王忠于国家,但最终落得了被时代抛弃的命运。我不得不说,一代人将是一种遗憾。
兰陵王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被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