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秦国三部曲的人都看过,顶级顾问会说这个大争世界怎么样。那么,在这个大争世界上率先“起跑”的国家,不是老强国齐楚,也不是后来居上的秦国,而是三晋中的魏国。魏国之所以能成为七雄中的第一霸主,靠的是两大法宝:一是魏文侯从善如流,任命李俚为相,率先在魏国实施变法,建立了初步的封建政治经济体系;二是不拘一格地利用人才,重用卫国无名小卒吴起,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强大重步兵部队——魏武卒。
[img]373911[/img]
战国时期强军选兵的标准极其严格。根据《荀子议兵篇》的记载,所有士兵都必须能够“穿三属甲,操十二石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上剑,赢得三天粮食,日中百里。“翻译后,你必须穿着三重重甲,背着50支长箭和一支铁轮胎硬弓(12石弩),手里拿着一把长矛,腰上戴着一把长剑,然后背着三天的口粮。你可以在半天内强迫军队战斗100英里。能完成如此苛刻考验的士兵,绝对是冷兵器时代的兵王。@ 一旦魏国士兵能够被选中,他们的社会地位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不仅免除了全家的兵役税,还赠送了土地。武卒还可以凭借军事功绩获得头衔,享受更好的物质待遇。魏武卒是一支身体状况良好、武器装备精良、军事技能过硬、物质刺激无限的专业军队。从物质到精神,它是同一时代各国军队无法比拟的。荀子曾感叹道:“齐之技击不能遇到魏氏的武卒……遇见的人,若焦熬投石焉”。当时齐国的技击兵也是世界闻名的,但在荀子眼里,齐国兵遇到魏武卒就像鸡蛋和石头碰撞,魏武卒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img]373912[/img]
有了魏武卒的强军,魏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是当之无愧的中原霸主。在吴起的带领下,魏武卒南征北战,多次击败齐、楚、秦、赵等强国,创造了“战争72场,全胜64场,其余均解(无胜负)”的恐怖记录。
其中,受伤最深的是魏国西邻秦国,不仅被魏国夺走了黄河西岸500多英里的肥沃土地,还被魏武卒攻下。特别是周安王13年(公元前389年),吴起率领以魏武卒为核心的5万步兵和3000骑兵,在阴晋打败了50万秦军,几乎把秦国逼到了灭国的边缘。
[img]373913[/img]
但正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说——“军事只是政治的另一个延续”,魏武侯死后,魏惠王,缺乏政治远见的君主奉行四面攻击,综合外交政策,同时与周边几个强国战争,以至于马陵战争和桂陵战争,魏中风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耗尽。此外,“老敌人”秦国的崛起也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的故乡。经济困难的魏国再也无法重建精锐的魏武卒。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最终遗憾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吴起建立的重步兵部队魏武卒有多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