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
钟会和邓艾是魏国的将军,都是伐蜀的英雄。根据官职,钟会伐蜀时是镇西将军,邓艾是征西将军。显然,邓艾的征西将军比钟会镇西将军高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伐蜀时,魏军分三路,邓艾和诸葛绪分别率军3万,而钟会则率军10多万。显然,钟会是主力,邓艾是偏师。
司马昭在伐蜀安排上,为什么官职较低的钟会成为主力?
先看邓艾和钟会的官职履历时间。
[img]370907[/img]
景元三年(262年),钟会担任镇西将军,同时,假期、都监督中国军事事务。
在此之前,钟会担任司隶校尉。
甘露元年(256年),邓艾担任镇西将军,同时都督陇右军事。
在此之前,邓艾担任安西将军,假期领护东羌校尉。
也就是说,钟会比邓艾晚了六年才成为镇西将军。
甘露二年(257年),邓艾战功升官,担任征西将军。
当司马昭下令伐蜀时,邓艾的官职一直在钟会之上,而司马昭却让钟会率领魏军的主力,让邓艾当偏师。
司马昭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是以下原因。
第一,邓艾出身低微,是布衣出身,邓艾小时候一直为农民放牛。可见,在古代社会,邓艾被人看不起,以门的高低为标准。
直到有一天,作为一名低级官员,邓艾去京师汇报工作,遇到了司马懿。经过交谈,司马懿非常欣赏邓艾。
如果没有司马懿对邓艾的赏识和提拔,邓艾就没有机会出人头地。
钟会作为钟友之子,出身官宦之家,门高,出身高邓艾多,这是一大优势。
第二,钟会一直为司马氏效力,为司马氏提出建议,早已被司马氏视为心腹干将。
例如,杀死季康是钟会劝说司马昭的后果。
[img]370908[/img]
第三,钟会是一个坚定的伐蜀者,这一点非常重要。钟会与司马昭保持高度一致。
当时大家都反对伐蜀,只有钟会坚决支持伐蜀,这是司马昭最喜欢的。
第四,钟会手腕毒辣,是铁腕,无情。
例如,在砍伐蜀国时,钟会让将军许褚的儿子许仪成为先锋,在山上开路,在水上搭桥。结果,当钟会过桥时,马蹄铁掉进了桥里。钟会大发雷霆,毫不留情地砍掉许仪,震慑了三军。
邓艾伐蜀时,将军田续不退缩。邓艾想斩田续,被求情,最终避免了田续的死亡。邓艾被钟会逮捕时,魏派田续追邓艾的囚车,田续毫不犹豫地杀死了邓艾的父子。
为什么魏灭蜀战时钟会成为曹魏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