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为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刘邦而感到遗憾,项羽以最低的代价错过了最大的胜利,项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真的是这样吗?谁在鸿门宴上吃亏了?是项羽吗?看看鸿门宴被记在谁的传记,就知道谁吃亏了。
[img]371440[/img]
在《史记》的风格中,每一个积极的角色,主传记录的角色,都是有利于传记,项羽和刘邦,是积极的人物,在项羽的主传记录中,记录对项羽有利,对项羽不利,主要记录在刘邦的主传记中,反过来,对刘邦不利,主要记录在项羽或其他主传记中。
最明显的是刘邦踢孩子,给我一杯羹的故事。虽然刘邦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但毕竟损害了刘邦的光辉形象,都放在了项羽的传记里。他经过了刘邦的传记,甚至没有任何痕迹。怀王老臣对项羽“狡猾贼”的评价损害了项羽的光辉形象,但与项羽对张寒的欺骗相比,这一评价是恰当的。这个评价放在刘邦的传记里。
鸿门宴的故事也是如此。
[img]371441[/img]
鸿门宴展现了项羽的宽仁、阳谋和既得利益。鸿门宴让刘邦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并将其记录在项羽的传记中。
为何说鸿门宴是项羽的阳谋?
显然,无论是项伯在晚上拜访灞上,还是项羽告诉曹无伤,还是范增暗示项羽杀了刘邦,都是摆在桌面上的,但当时刘邦几乎没有办法破解。
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刘邦将军认为胜利,战争应该结束,蛋糕,刘邦军队有非常严重的厌倦,项羽军队没有得到最大的蛋糕和愤怒,想做一场大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让刘邦军队和项羽,可能会输。
[img]371442[/img]
刘邦也没有办法。作为一个诸侯,刘邦只能表现出不怕死的样子,深入虎穴,让项羽处理。因此,随着项羽表面上的善意——解释曹无伤和范增的诡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终于敷衍了事,但刘邦仍然不敢在礼仪上有任何问题。刘邦特意问樊迅,说他这样不说再见是不对的,也就是说,他正在考验樊迅的观点。樊迅认为,人为刀,我为鱼,告别了什么。有了樊迅,刘邦放心:你的将军不敢打仗,只是让我刘邦在砧板上做鱼,现在你终于不让我在砧板上做鱼了,我就溜走了。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
谁在鸿门宴上遭受了刘邦和项羽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