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李制是北周骑马的将军。与当时很多整天醉生梦死的“官二代”不同,李纲年轻时“慷慨有志,忠于自己”。
年轻时,李纲曾担任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官名、参谋军务)。当时北周高层内斗非常严重,周宣帝宇文云计划编造罪名诬陷宇文宪,以稳定自己的统治地位。齐王府的许多工作人员看到情况不对,纷纷成为“墙头草”,但李纲却发誓要死,拒绝作伪证。后来,宇文宪被杀,树倒了,猴子散了。原来,依靠宇文宪吃饭的人突然消失了,但李刚拖着一辆没有窗帘的车,载着宇文宪的尸体哭了起来,并在离开前亲自埋葬了宇文宪。
[img]368048[/img]
李刚的举动无疑冒犯了当时的权贵,所以没有人敢用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刚一直在家闲着。然而,有一个人被李刚的正直所感动,那个人是北周柱国将军杨健。
公元581年,杨坚夺权篡位,成立隋朝。随后,他邀请李刚为王子洗马(官名,负责教王子政务、文理)。在东宫任职期间,李刚恪尽职守,认真教王子杨勇。然而,杨勇很轻浮,只听好话。李刚不时告诉他真相的老师很快就被抛在了一边。
后来,杨勇的王位被废除,许多东宫辅臣被皇帝杨坚追究责任,但李刚对杨坚说:“如果王子得到聪明人的指导,自然足以继承皇帝的事业。但陛下为王子挑选的辅臣都是弦歌鹰犬之才,王子才有今天。这是陛下训练不足,是王子的罪吗?杨坚反问道:“我不是命你教太子吗?李纲答:“臣在东宫说话没人听。“杨坚认为李纲言之有理,所以他不仅没有受到惩罚,还被提拔为尚书右丞。然而,李刚直言不讳的性格仍然冒犯了一些有权有势的朝廷大臣,因此他后来不得不选择致仕,隐居在陕西省户县北部。
唐朝成立后,唐高祖李渊将李纲招募到他的指挥下,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和王子詹事。后来,他被提升为王子少保,负责教导王子李建成。此时,李刚已经70多岁了。虽然他没有取得任何特别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德高对这些词的尊重对他来说仍然是名副其实的。为了表达对他的尊重,李渊从不在法令上直呼他的名字。
[img]368049[/img]
公元626年,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王子李建成,迫使李渊禅让位,唐朝进入贞观时代。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纲为王子的年轻老师,负责教导王子李承乾。这是李刚一生中教授的第三位王子,这表明了几代皇帝对他的信任。李刚学识渊博,讲课生动。历史上被称为“理顺辞直,听者忘倦”。一年后,李刚去世,享年85岁。朝廷以“贞”的名义追求他的家庭,并亲自为他建立了一个纪念碑。
李纲的人生于公元631年结束,但他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策划谋反,结果事情曝光,他也被废为普通人。虽然这件事和李纲八竿子无关,但李承乾至少是李纲的学生。李纲一生教过三个王子,结果却是一死两废(杨勇被废,李建成被杀,李承乾被废),李纲也因此被命名为“王子克星”。
谁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太子克星]?著名大臣李纲生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