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末,周王室失去了地位和影响力,这也是秦国敢于消灭东周王室的重要原因。
[img]366099[/img]
齐国和魏国在徐州相王中相继称王,但在战国七雄中,只有三个诸侯国敢于越权自称王。然而,接下来的五国相王彻底揭示了最后的底牌。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国在公孙衍的调解下形成联盟,各国君主纷纷自称王。各国纷纷效仿,甚至包括战国七雄以外的诸侯国,如中山国、宋国等。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宋国和中山国的自称王表明,周天子在诸侯国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削弱,甚至消失了。
由于周王室失去了地位和影响力,秦国不仅不再重视周王室,而且与秦国作战对山东六国来说毫无意义。春秋时期,如果有人对周王室不利,忠诚的诸侯通常会得到周王室的赏识,比如土地和爵位的赏识。然而,在战国时期,各国自称王后,他们不再需要周王室的封爵和土地,而战国时期的东周王室也不能给诸侯国任何领土。
[img]366100[/img]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各诸侯国帮助东周皇室复国,也很难获得实际利益。由于没有实际利益,很难动员山东六国采取联合行动。相比之下,秦、韩、魏、赵在五国联合讨伐齐国时,选择联合燕国讨伐齐国,显然对他们有利。例如,赵占领了齐国北部的领土,秦占领了宋定陶等城市。然而,一个微不足道的东周王室很难说服山东六国出兵攻打秦国。
秦国灭东周王室,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趁机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