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和氏璧是楚国镇国之宝,为什么会流落到赵国?

大家一定很熟悉“完璧归赵”的故事,但恐怕很少有人能完全理清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曾经是楚国镇国宝的“和氏璧”是如何流落在赵国的?再比如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拿到“和氏璧”?再比如,既然“和氏璧归赵”,为什么“和氏璧”最终落入秦国手中?今天,让我们从头到尾回顾这个故事。

[img]366977[/img]

为什么曾经是楚国镇国宝的“和氏璧”落入赵惠文王手中?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在《战国政策》中,有“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普”的记载,其中“和普”指的是和氏璧,那么“和氏璧”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是如何落入赵惠文王之手的呢?

[img]366978[/img]

目前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根据书中记载的《新序》等。“和氏璧”是春秋时期楚国一位名叫卞和的琢玉专家,在荆山无意中获得的。据说著名的“边和洞”就是当初发现“和氏璧”的地方。

发现“和氏璧”后,卞和曾先后向楚丽王和楚武王献宝,但都被玉工认为只是普通的石头。相反,卞和被砍掉了左右脚。直到楚武王去世,楚文王即位,命人才剖开了玉石,这使得这块稀世玉石出现,被命名为“和氏璧”,并将其作为楚国镇国的宝藏。

经过长期的传承,“和氏璧”到了楚怀王时期,为了在战国中期争霸,楚国想废除魏太子,送回流亡在楚的魏公子。为此,尹昭阳带领军队在楚怀王六年(前323年)攻打魏国,夺取襄陵等八邑。历史上被称为“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为此,楚怀王把镇国之宝“和氏璧”送给了昭阳。

有一次,昭阳举行宴会招待门客时,取出“和氏璧”供门客欣赏,但一些客人趁机起哄扰乱宴会,偷走了“和氏璧”。当时参加宴会的张毅也被昭阳门客诬陷为小偷,遭到严惩和折磨。张毅成为秦国相国后,也报复了楚国,和氏璧的下落不明。

[img]366979[/img]

50多年后,赵国太监缪贤偶以500金购买和氏璧,后来被赵惠文王得知,于是将和氏璧纳入宫中。至此,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传承,曾被视为楚国镇国宝的“和氏璧”落入赵国手中。

“和氏璧”无非是一块美玉,秦昭襄王为什么要不要?

战国后期,随着魏、楚、齐的衰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惠文王嬴思、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姬三代君王治理,再加上对列国的不断侵蚀,秦国逐渐成为霸主。

纵观东方六国,魏国早已衰落,而齐国则因“五国伐齐”而遭到严重损害。在秦国的不断压制下,楚国几乎没有抵抗秦国的力量。只有“胡服骑射”后,赵国才有肥义、楼缓、林相如、于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名将,国力稳步提升;另外,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里。此外,赵国民风彪悍,使赵国迅速成长为秦国的新对手。

对秦国来说,赵国是统治世界的最后障碍;对赵国来说,秦国是他统治国家的最大对手。因此,秦赵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相互测试。赵武陵王使秦事件的发生使秦朝王非常害怕赵武陵王。

[img]366980[/img]

秦昭襄王23年(前284年),秦、韩、赵、魏、燕出兵伐齐,连齐72个城市都下,攻破齐都临淄。齐国只有余莒和即墨努力坚守,秦统治世界的对手少了一个。解决齐国后,秦昭襄王将重新关注赵国,而不是暮气昭昭的楚国。

秦昭襄王26年(前281年),秦昭襄王得知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便派使者给对方发信,表示愿意用15个城市换取和氏璧。于是赵武灵王找大臣商量对策,宦官命令缪贤向赵武灵王推荐他的门客林相如。

“和氏璧”的价值很高,但归根结底,它只是一块美玉。对于秦昭襄王这样的雄主来说,他为什么要交换15座城市?其实这恰恰说明了秦昭襄王的政治眼光。齐国衰落后,他已经准确预感到秦赵两强之间一定会有一场战争。这时,赵武灵王已经去世,而新赵王昭襄王却不太了解。因此,无论是换取“和”还是之后的“池池相遇”,都是秦昭襄王的诱惑。

林相如巧妙地周旋“完璧归赵”,秦昭襄王打消了攻赵念头

在缪贤的推荐下,赵惠文王最终决定让林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秦昭襄王在张太公遇到了林相如。看到林相如奉献的和氏璧后,秦昭襄王非常高兴,于是把和氏璧传给了妃嫔和侍从。大臣们欢呼“万岁”。

[img]366981[/img]

林相如看到秦昭襄王根本不打算交付15个城市,就上前说:“和氏璧有问题。请让我给国王看看。”。秦昭襄王闻言后,把和氏璧交给了林相如,但林相如拿着碧退了几步,站在柱子后面,愤怒地站了起来。他对秦昭襄王生气地说:“我觉得国王不打算赔偿赵国的15个城市,所以他把它拿回来了。如果国王强迫我,我的头现在会和石璧一起碎在柱子上!”

秦昭襄王不得不礼貌地道歉,并召唤负责任的官员查看地图,并向林相如指出要交付的15座城市。林相如看到秦昭襄王只是敷衍了事,便说赵王送璧时戒了五天,要求秦昭襄王戒了五天,并在朝廷设置了“九宾”礼仪,才愿意献上和氏璧。

[img]366982[/img]

秦王估计这种情况,毕竟不能强夺,答应斋戒五天,把林相如放在广成酒店。 林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也必须违反信约。如果他不把城市补偿给赵国,他会把他的随从送回赵国,穿着粗布的衣服,带着那条墙逃走,把它送回赵国。

秦昭襄王斋戒五天后,朝廷设置了“九宾”礼仪,再次邀请了林相如。林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一直没有诚信,所以他让人们把和送回赵国,并要求秦昭襄王先交付城市。赵国肯定会奉献和。

秦庄襄王看到这一点,苦笑不已。有人建议林相如治罪,但秦昭襄王说没必要。即使林相如受到惩罚,他也不会再得到与石璧的关系。相反,他会影响秦赵的关系。相反,最好招待他,把他送回赵国。

[img]366983[/img]

综上所述,这就是“完璧归赵”的完整故事。“和氏璧”原本是楚国镇国之宝,却因尹昭阳的疏忽而被盗到赵国,成为秦赵博弈的“工具”。

正是因为林相如的巧妙变化,“和氏璧”不仅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也让秦昭襄王放弃了攻打赵国的心思,转而把攻击目标放在了楚国身上,于是就有了之后的“炎英之战”


和氏璧是楚国镇国之宝,为什么会流落到赵国?和氏璧是楚国镇国之宝,为什么会流落到赵国?

,,,,,,,

  • 秦始皇手下有几个得力大将?这些得力大将是谁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具有划时代的人物,千百年来有无数人对他所建立的功绩顶礼膜拜,也有不少人对他的暴政...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

  • 蒙田横扫匈奴,却成了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 秦朝一代著名将军蒙田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他扮演了匈奴和修长城的武夫角色。历史上的蒙田将军真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吗?这只是...

  • 徐福简介 徐福生为秦始皇东渡求药简介
  •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朝名方士。他博学多才,熟悉医学、天文学、航海等知识,同情人民,乐于助...

  • 揭秘:为什么残忍的秦始皇后悔杀了一个男人?
  • 韩非子是法家的大师。以法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的智慧,如谨慎、申不害等,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然而,他被他的同学李斯伤...

  • 秦始皇是谁?她真的是兵马俑的主人吗?
  • 米月是秦始皇的谁?米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她听政治,掌管秦国国政41年。米月坚持商鞅变法、改革和国家统一。她让秦国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