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弟子: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黄侃、鲁迅、朱季海等。
NO.4 陈寅恪
上榜理由:现代史学大师特别擅长唐史的研究,被历史学界公认为领袖。他的父亲是现代著名学者陈三立。人称陈散原的是《散原精舍诗》传世。陈寅恪熟悉各种语言。除了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语和西班牙语,他还精通梵语、藏语、突厥语、西夏语和契丹语。同时,他还精通各种行业已经消失的小语种,如小亚细亚。据曹聚仁统计,他所知道的语言大约有18种,堪称语言界的奇迹,为世人叹息。
代表作:《元白诗笔证稿》、《柳如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政治史论稿等。
弟子:蒋天枢、刘节、季羡林等。
NO.5 黄侃
上榜理由:他在经济学、文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斥等方面。他被称为“汉学大师”,他和章太炎被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大师”和“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后代”。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它在生前并没有出版过任何作品,它曾经有一句经典名言:“五十前不读书”。半个世纪后,这句话在武汉大学校园广为流传,成为其严谨治学的证明。张太炎先生在他出生前多次劝他写信,但他最终并没有被感动。虽然没有出版任何作品,但已经成为国内公认的国学大师。
代表作:《文心雕龙札记》、《反切解释》、《日知录校记》、《集韵声类表》、《黄侃论学杂杂》, 说文具识四种, 《字正初编》、《黄季刚先生遗书》 《黄氏学文选》
弟子:徐复、潘重规、潘锦等
NO.6 刘师培
上榜理由:他是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不仅在政治舞台上表现出色,从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到清廷工作人员、安全协会的“六君子”之一,还在学术舞台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甚至与张太炎同名,被称为“二叔”。它是跨越政治和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它在学术上所做的影响最深远、成就最大的事情是关于“中国文学”的、在“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的出版中,他赢得了文学选择学校在文学学校之争中的胜利,为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典范”。
主要作品:《民约精义》、《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黄帝纪年论》、《汉宋学术异同论》等。
弟子:黄侃、陈中凡、郝立权等
NO.7 王力
上榜理由: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研究,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1936年发表了《中国文法初探》一文,批评了马氏文通以来中国语法学界对英语语法研究的攻击,初步探讨了汉语语法的特点和研究方法。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系词》指出,系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必要,汉语句子中也不一定有动词,这揭示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一个突出特征。《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和《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此外,它在音韵学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中国诗歌律学》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格律和语言特征进行了精细的研究,为中国音韵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主要作品:《古汉语》、《诗歌法则》、《语法与语法教学》、《广州词汇》、《广东人如何学习普通话》、《诗歌法则概要》、《楚辞韵读》、《诗经韵读》、《广东人如何学习普通话》、《中国诗歌法则》、《中国音韵》、《龙虫雕斋诗集》、《中国诗歌法则十讲》、《中国音韵学》、《王力诗理论》,《中国语文演讲》、《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等。
NO.8 季羡林
上榜理由: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博古通今,被称为“学术领袖”。其学术研究范围涉及印度古代语言,尤其是佛教梵文,是世界上少数精通佛教梵文、吐火罗文、印度古代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中亚佛教史、唐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差异与共性、美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德西文学、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散文与杂文创作等领域的大师之一。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2006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学者,今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主要作品:《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年,人民教育 ;《<罗摩衍那>外国文学初探(理论)1979 ;1980年的《天竺心影》(散文集)百花 ;香港文学研究社《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O ;上海文艺1981年《朗润集》(散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季羡林散文集》1986
NO.9 徐复
上榜理由:1929年在金陵大学学习,师从黄侃攻文字、音韵、训诫。1935年进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后,转到章太炎门下学习。曾任国家边疆专科学校、金陵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献整理研究所副教授、教授、名誉所长、《辞海》编委会、《辞海》语言学科主编之一、《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之一、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训练研究会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江苏语言学会会长、《传世书》主编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训注、校勘、蒙藏语文研究、词语研究、语源学研究和方言研究上。在蒙藏语文与汉语的对勘中,藏文说有“歹”字源(东方杂志)、《东方杂志》、守温字母与藏文字母的渊源、“歹”字形声义及其制作年代等。在训注学方面,他最勤奋,描述丰富,代表作《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首诗的写定年代、《韩昌黎诗集》等。
代表作品:《徐复语言文字学论稿》、《广雅解林》、《说文五百四十首正解》等。
NO.10 钱钟书
上榜理由:自幼天资过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清华学习期间,他横扫清华图书馆;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呆了几年。然后和妻子江洋一起留法一年,享受巴黎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读书那么多,古今中外都是罕见的。为学渊博精深,冶古今于一炉,融中外为一家。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语、西班牙语,中英文造诣高,无与伦比。四卷《管锥编》,一百三十多万字,用优雅的文言文写成,对《毛诗正义》、《老子王毕注》、《史记会注考证》、《太平广记》等十部经典作了详细的考察、评论和阐述,引用了古今中外4000位作家的1.3万多部作品,涉及经史子集、修辞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阅读笔记超过9万页,多种语言,数千万字。
代表作:《围城》、《人兽鬼》、《钱钟书散文》、《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宋诗记事补遗》、《容安馆笔笔笔》等。
弟子:栾贵明等
谁是中国近代史上十大顶尖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