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句丽是唐朝的一个国家。征服高句丽后,一群奴隶跟随唐军来到唐朝。许多奴隶中有一个叫高舍鸡。他是一位伟大的高句丽人。后来,他成为了唐朝的将军。他的儿子叫高仙芝,后来成为唐朝著名的将军。
据《旧唐书》记载,高舍鸡是高句丽人。668年高句丽灭亡后,高舍鸡迁至中原,在河西军参军。后来,他在唐帝国西部地区担任了四镇十将和诸卫将军。高句丽人尚武,在唐代形成了多个武人集团。
高句丽人强悍善战。朝鲜半岛三国鼎立时,高句丽和百济联合攻击新罗。新罗无法抗衡,而是要求唐政府保护。唐朝趁机吞并高句丽和百济,封新罗王。这时,高姓家族被迁往中原,包括后来的高舍鸡。
高舍鸡有子高仙芝,高仙芝是大唐非常有名的将军。高仙芝十几岁时随父亲到安西,因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20多岁时,他被崇拜为将军,与父亲的班级秩序相同。在安西四镇,高仙芝先后任命了田仁琏、盖嘉运,没有被重用。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华,一再提拔重用。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六年三月,唐玄宗下制,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求小勃律。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越雄伟的葱岭,高仙芝在出征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高仙芝士兵分为三种方式,将攻击吐蕃在中亚的连云堡:疏勒守捕令赵崇统3000骑兵从北谷到吐蕃连云堡;一路由换兵守捕捉使贾崇涛领导,从赤佛堂南下;高仙芝和中使率领主力从保密国南下。三路士兵和马匹同意于7月13日在连云堡下会面。
三路兵按时出发,如期到达。这次大获全胜。唐军缴获了1000多匹战马,数以万计的衣服和装甲。
高仙芝准备乘胜追击,但边令诚认为孤军深入敌境太远,不敢进入。高仙芝随后让边令诚率领老弱士卒3000留在连云堡,亲率大军继续前进。三天后,阿弩越城守军果然派人前来请降。第二天,唐军顺利进城。入城后,高仙芝先令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率兵修桥道路。为避免强攻造成的大伤亡,高仙芝决定用“假途灭郭”的计智取恶多城。第二天,高仙芝命令席元庆率1000多人到小勃律首府恶多城下,对小勃律王说:“不取汝城,也不取汝桥,但借汝路过,去大勃律。城里有五六位首领,都死心塌地投靠吐蕃。但高仙芝也早就为此做好了准备,席元庆依计而行,果然俘获了小勃律大臣。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急忙逃入石窟躲避,使唐军一时找不到他们的踪迹。唐军主力到达后,高仙芝先处死了五六位首领,然后急令席元庆率军砍断通往吐蕃的藤桥。藤桥离邪多城60英里,席元庆终于在日落时砍断了藤桥。藤桥刚被砍断,吐蕃兵马已到达婆夷水东岸,但桥已被砍断。藤桥有一箭之地,修复需要一年时间。吐蕃兵马不得不隔水观望,束手无策。随后,高仙芝派人招募小勃律王。小勃律王得知吐蕃士兵被隔在水东,援军路绝,生路无望。他不得不带着公主出降,他的国家遂平。唐军自平定小勃律国以来,声威大震,“诸胡七十二国都震慑降服。”
八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在赤佛堂路凯旋归来。
天宝八年,高仙芝入朝,加特进,左金五卫将军同正员,一个儿子也被授予五品官。
同年11月初五,吐火罗叶护失里塔伽罗上表朝廷说:“师王亲附吐蕃,为小勃律镇军苦苦挣扎,阻其粮道。臣思破凶徒,希望发安西兵,从正月到小勃律,从六月到大勃律。"高仙芝奉命出军。从安西到耗尽师国的距离远远超过小勃律。由于第一次远征的经验,高仙芝这次做了更充分的准备。此外,这种形式对唐军有利。虽然唐军的行军很困难,但它非常顺利。九年二月,高仙芝击败了耗尽师国的军队,俘虏了耗尽师资的王勃特。3月12日,唐廷登记勃特没有的哥哥苏迦为师王。
经过这两场战争,唐朝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唐朝也达到了顶峰。同时,高仙芝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王。虽然高仙芝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弱点之一是贪婪。
天宝年间,唐玄宗开始不愿意在歌舞的声音中询问政治事务。他委托李林甫、杨国忠等奸商,盲目享受乐趣,政治日益腐败。14年11月初九,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派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进攻。唐玄宗惊恐,急派京朝见安西节,使封常清赶赴洛阳募兵迎战。仓猝部署对安禄山的全面防御。十二月,安禄山率众从灵昌渡过黄河。因为叛军都是精锐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可战胜的。封常清虽然善于用兵,但所募之兵都是市场之徒,无法与叛军急锋,连战连败,叛军迅速攻下洛阳。陕县太守窦廷芝在封常清率残部迟守陕郡时,已逃往河东,城中官民均已逃离。
玄宗听说封常清兵败,便砍下官爵,让他以白衣服为高仙芝军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监左右厢诸军,以帮助自己。当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过几件事,高仙芝不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玄宗听了边令诚的话,怒不可遏,派边令诚到军中斩高仙芝和封常清。
18日,边令诚前往潼关,先将封常清斩首,将尸体暴尸于芦苇上,再带100名陌刀手,向高仙芝宣示,随后高仙芝在无奈之下被杀。
唐代著名的父子将军:高舍鸡和他的儿子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