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鲍姑、西汉安排、宋代张小娘、明代谈云贤被誉为中国四大女医。在古代,作为一名医生,中国一直是男性的工作。很少有女性从事医生,通常主要是妇科。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四位优秀的女医生。他们的出现就像医学家的奇光,照亮了中国女性独特的道路。
中国著名学者夏震武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没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虽然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在许多方面似乎名义上是不平等的,但事实上,男女之间的权力是平等的,甚至是政治上的。在中国一直强调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的统治从未停止过,从先秦芈月到清代慈禧,女性的统治从未停止过。同样,尽管医学界一直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职业,女性仍然可以从事相关专业,并取得成功。四位著名女医生就是一个例子:
鲍姑,名潜光,上党人,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医生葛洪的妻子。鲍阿姨从小就被父亲吸烟,对道教教义非常感兴趣。嫁给葛洪后,她成为了葛洪的得力助手。葛洪的作品中有许多艾灸急救技术,这与鲍阿姨聪明的艾灸技术有关。弟子黄初平一起帮葛洪研究炼丹术,葛洪抄写作品,为附近的人治病。葛洪在罗浮山去世后,鲍姑和弟子黄初平到广州越岗院修道治病。她继承了丈夫和父亲的医术,加上自己的研究,医术更加精湛。通常药到病除,人们称她为鲍仙姑。去世后,我在越岗院为她建了一座“鲍姑祠”来纪念她。
[img]364779[/img]
鲍姑从小在仕宦和道士家庭长大,深受道教影响,后从夫在广东罗浮山行医炼丹。鲍氏医术精湛,特别擅长灸法,擅长治疗赘瘤和赘疣。因地制宜,当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红脚艾灸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每赘疣,艾灸之一,立即愈合。不独愈病,并且兼得美丽。因此,鲍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不幸的是,鲍姑没有留下任何作品,后人认为她的艾灸经验可能会渗透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这本书有针灸医生109条,其中艾灸占90多条,全面讨论了艾灸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据分析,葛洪不擅长艾灸。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炼丹和养生上。《肘后备急方》中收入如此丰富的艾灸方,可能与擅长艾灸的鲍阿姨密切相关。
义安,河东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第一位女医生!西汉时期,中国在医疗制度上专门设立了“女医生”,在古代被称为“视产乳疾病患者”。生活在公元前128年左右,著名医生义安是中国历史书记载中最早的女医生。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御医。
《史记》卷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记载:义纵者,河东人也。十几岁的时候,尝和张次公俱攻抄为群盗。以医幸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即使有姐姐安排。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姐姐说:“有弟没行,不行。太后乃告上,拜义弟被视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治敢行,少云借,县无事,举为第一。迁为长陵和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他以案逮捕太后的孙子为君子仲,上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至此族灭其豪悍氏属,河内道不捡遗。而张次公也是郎,以勇敢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张女士是北宋嘉佑时期著名的民间女医生。据说她的神奇医术是由山里的仙人授予的,她被赠送给了“痈疽异方”。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女医生之一,因其美丽的心灵和智慧,精通百草,帮助危险,拯救弱者。
皇帝后宫的妃子和皇后听说了这位医术高超的民间奇女,就把张小娘召进宫里,向张小娘要一套美容美肤的房子,保证皮肤娇嫩光滑,青春不老。
之后,张小姐以自己为实验对象,不断制作以中草药为配方的美容秘方,包括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香衣、玉燕等。,供公主使用,并为他们解决各种妇科问题。美容处方效果显著,成为皇宫贵族女性和妻子争相使用的美容秘方,她自己也成为了水灵美丽的温柔女医生。
仁宗皇帝看到后宫的妃子们经过张小娘子美容秘方的调养,都变得像花一样美丽,皮肤像凝固的脂肪,白皙光滑,忍不住龙颜大悦,又看到张小娘子30多岁了,还像十八处子一样,仁宗皇帝称张小娘子为“女医圣”,并将其命名为“张小娘子”。
虽然谈允贤的名字并不明显,但他确实有自己的人,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文字流芳于世的女医生之一。他的作品《女医杂言》共收录病案31例,现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也是四大名医中唯一留下作品的名医。
[img]364780[/img]
根据《女医杂言自序》和谈氏侄孙谈修所写的跋语,谈允贤来自江苏无锡,“以女医名义,寿终九十有六。“年益高,术益神”是生平治人无法数计的。他的祖父谈复曾被授予奉政大夫和南京刑部郎中。他是当地著名的医生。他“用医药帮助人们,经常不给他们食物和衣服,但他们得到了所有的穷人”。他的祖母茹也非常精通医学。父亲谈纲曾任南京刑部主任、广信、莱州郡守。《无锡金匮县志》等地方志可以证明谈允贤的家庭背景。
谈允贤从小聪明,祖父不愿意用女红束缚她,希望能给她医术。在祖母的指导下,谈允贤十几岁就读了《难经》、《脉诀》等书。婚后不久,谈允贤气血失调。她通过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经验观察了药物的使用情况。“所有的医生都必须先自我诊断和检查,药物必须自己挑选,并考虑是否可以使用。”。在祖母去世之前,把所有的验方和治疗工具都传授给她。受封建社会礼教大防的限制,当时很多闺房女儿和富家属都得了妇科病,经常羞于请男医诊治,经常耽误病情。谈到允贤行医后,“相知女流眷属,不屑以男治者,络绎而来,往往获得奇效”,很快成为当地著名的女医生。
谈云贤50岁时,将祖母教授的医疗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为《女医学杂言》。本书采用记忆体裁,首先详细描述病情、病史、后续治疗、处方,记录患者为女性,病证多为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规律、习惯性流产、血崩、不孕等。最大的96岁,最小的6岁,其中大多数是育龄妇女。
《女医杂言》是中国医案发展史上最早的医案专家之一。早年,这本书被现代著名中医史文献学家范行准先生收藏。范老曾说:“据我所知,现存较早的个人医案可能是16世纪明正德五年(1510年)无锡谈云贤..自编治疗30起案件是《女医杂言》一书。
历史上与女医明妃传中谈允贤齐名的女医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