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创造了明朝最应该感谢的人 大部分元军都被他淘汰了,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367年10月,在朱元璋的命令下,徐达和常遇春率领25万军队进入中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北伐,对元朝统治者发动了致命一击。令人惊讶的是,北伐军队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不可持续的元朝统治者赶回了蒙古,重建了汉朝政权大明王朝。
朱元璋在北伐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适当的战略规划、前线士兵的努力、后方的支持等。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朱元璋也应该感谢一个帮助他消灭大多数元军的人。否则,朱元璋的北伐就不会这么顺利了。
[img]359802[/img]
这个人叫刘福通。
刘福通是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第一市)人,比朱元璋大7岁。与朱元璋不同的是,朱元璋出身贫寒,父母死后连棺材都买不起;刘福通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富二代”。刘福通从小就直率大方,所以身边团结了一群人。
1351年,鉴于元朝统治者的残酷暴虐,刘福通和韩山童共同发起了著名的红巾军起义,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
刘福通天生就是打仗的好材料,在他的带领下,红巾军多次击败元军。1352年,刘福通率部击败元军大将帖木儿率领的30万精锐部队,威震一时。因为红巾军的名声太大,郭子兴、芝麻李、彭达等各种起义军都打着红巾军的旗号。后来推翻元朝统治的朱元璋,长期与郭子兴混在一起,算是红巾军旗下的将军。
刘福通是一个诚实坦率的人。虽然韩山童很早就被元军杀害,但他并不是领导大哥,而是愿意以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领导。1355年,刘福通将韩林儿迎接亳州,称之为“小明王”,建立了“大宋”政权,年名龙凤。
就在韩林儿称王的那一年,刘福通遇到了起义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那一年,刘福通第一次北伐,起义军主力全部北上,根据地亳州被元朝军队围攻。经过一番血战,刘福通终于带着韩林儿走出重围,退役安徽安丰。
如果你换了别人,遇到这么大的打击,你基本上会崩溃。刘福通不是这样的人。在安丰,他很快恢复了活力,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连克元军都沉重地打击了元军的傲慢。
1357年6月,刘福通亲自率领主力征服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汴梁是北宋都城东京。1126年,金军攻占汴梁,从此汴梁脱离中原政权,先后陷入金军和元军之手。1140年,岳飞率领南宋军队北伐,一路打到汴梁附近。但不幸的是,宋高宗赵构十二金牌召回,终成千古遗恨。这一次,刘福通在汴梁失陷100多年后,首次收复汴梁,如何强调汴梁的重要性并不过分。
汴梁兵分三路,刘福通发起第三次北伐。北伐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成绩最显著。
在毛贵率领的东路,连克青州、沧州、长芦、济南、冀州等地,兵峰曾抵达柳林(今北京市通县南部),元都大震。然而,由于支持薄弱,元军成功反击,被迫返回山东;
在李武、崔德等人的带领下,西路军主攻陕西,取得了攻占潼关、陕州、郭州的战绩,随后遇到了元末第一猛将察罕帖木儿,连吃败仗,宣告失败;
中路军由关先生和破头潘率领。显然,关先生、破头潘都不是真名,应该是他们的绰号。这两个不为人知的人带领北伐军前往河北、山西,然后趁虚而入,一路北上,甚至突破了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元顺帝恐慌,差点迁都。随后,关先生、破头潘也做了一件可笑的事:两次率部穿越鸭绿江进攻高丽。后来被高丽名将李成桂击败。
虽然刘福通三路北伐都失败了,但他们对元朝统治者的伤害是致命的。此后,元朝再也无法在河北、山西、河南等地重建政权,基本上成了空架子。特别是,为了抵抗刘福通的北伐,元朝军队几乎耗尽了活力。
因此,朱元璋真的要感谢刘福通。
刘福通派出三路北伐后,汴梁形同虚设。元将察罕帖木儿多路出兵,包围汴梁。刘福通奉韩林儿,突出重围,再次回到安徽安丰。1363年2月,张士诚派兵攻打安丰,刘福向朱元璋求助。朱元璋亲自带领军队去救援,但军队还没到。刘福通42岁就去世了。
刘福通有多厉害?明朝最应该感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