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载迅(1885-1949年),字仲泉,号痴云,满洲镶白旗人,醇亲王奕霆的第六个儿子,光绪皇帝的弟弟,后来继承了瑞郡王奕志的后代。
[img]360114[/img]
光绪十三年(1887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晋辅国公光绪十五年(1889年),次年又晋镇国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郡王衔。宣统元年(1909年)筹备海军大臣,赴欧美考察海军。第二年授予海军部大臣。民国元年(1912年)1月,与载涛等组织宗社党。革命后,辛亥在北京、天津闲居。
日军侵华期间,载迅坚持气节,拒绝在伪满州任职。1949年在天津去世。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载迅出生在醇亲王府。他是醇亲王奕霆的第六个儿子,也是光绪皇帝的弟弟。光绪十三年(1887年)未被授予八分辅国公。
载迅晋封为辅国公,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封为镇国公,光绪十五年(1889年)。
光绪28年(1902年)袭击贝勒,光绪31年(1905年),由于两江总督周馥的建议,清政府批准将南北洋海军合为一军,归北洋海军广东水师提督叶祖奎领导。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训练处提出了姚锡光奉命就整合旧舰队、筹集资金重振海军的长远规划提出具体规划。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岁的溥仪继承了王位,溥仪的父亲载风成为摄政王。载风上任后,为了加强皇权,任命少年贵族控制军队。他任命他的弟弟载迅负责海军,22岁的载迅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筹备海军的大臣。
访美经历
宣统元年(1909年)摄政王载枫掌权后,不仅任陆海军元帅,还任其弟载迅、海军提督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负责设立筹办海军事务处。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载迅福一出任,就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海军七年发展计划。计划在整顿各洋旧兵轮的基础上,在第三至第七年的五年内,增加8艘顶级战舰、20多艘巡洋舰和10艘各种兵轮,编制第一、第二、第三队水鱼雷艇;编制北洋舰队、南洋舰队、闽省等海洋舰队;建立海军港口和码头;建立海军大学等。8月13日,清政府批准了这一计划,并根据载迅等人的建议,令度支部及各省分筹开办费1800万两。9月,载迅、萨镇冰前往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欧洲国家,分别向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英国海军学校、船厂、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江防炮舰、英国两艘巡洋舰。
[img]360115[/img]
1910年,随着清政府重振海军计划的直接关系,它访问了美国。清朝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惨败后一度崩溃。然而,随着日俄战争后国防和海权思想的增强,海军的发展再次受到清政府的重视。1910年1月,他去西伯利亚乘火车回家。
清亡之后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清朝被推翻。载迅卷入历史洪流,只能前进,他所有的荣耀都成了明天的黄花。
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宣布承认一系列条约和协议,并同意载迅及其代表团在日本的订购协议。北洋政府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银行借款。所有国家订购的船舶资金都由五家银行提前支付。
192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订购的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后来著名的“中山舰事件”就发生在这艘永丰舰上。
[img]360116' />
晚年时期
1946年初,中富银行经理林宏来一家搬进了载迅的贝勒府。
1946年秋,一天载迅让看门的家人来林鸿来家里传话,说载迅有事相邀。那天晚上,林鸿霖下班回家,立即去旁边的平房探望载迅。原来,年过花甲的载迅邀请林宏来代表一位律师为他举行家庭婚礼。他准备正式与戴明女士结婚,戴明女士已经在身边多年了。载迅还邀请林宏来做女方的主婚人。今年中秋节,载迅和戴明在家里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婚礼。作为男方的主婚人,载涛的两个女儿也参加了认婚,一位姓赵的律师证明了他们的婚姻。在自己的近亲朋友面前,载琏终于给了戴女士一个相应的名分。
1948年冬天,天津解放前夕,傅作义部队退入天津后,在浦口道驻军。载迅的贝勒府院子里有一个营部,一楼有20多人。十几天后,解放军进城前,傅作义部队撤离。然后是解放军的一个连部,十几个人在大楼的一楼住了一个星期,然后全部调离。新中国成立后,林一家于1950年购买了新房并搬出去。
醇亲王奕霆第六子 清朝陆海军元帅爱新觉罗·载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