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国家的发展,人们能否安居乐业,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能遇到一位盛世明君,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位迷茫的皇帝,那么人们恐怕就没有好日子了。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经历了12位皇帝。在这12位皇帝中,早期的几位皇帝仍然很聪明。
然而,当清宣宗爱新觉罗·珺宁时,也就是道光皇帝,虽然他很节俭,但他的几个关键决策失误直接导致了整个国家的急剧衰落,最终导致了灭亡。
[img]360299[/img]
道光皇帝是嘉庆皇帝的长子。他最终能够顺利继承王位,这与他的养母孝和瑞皇后有很大关系。孝和瑞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已成为后宫之主50多年。
由于道光皇帝敏宁的生母孝淑睿皇后早逝,从小由孝和睿皇后抚养长大。
[img]360300' />
除了抚养儿子敏宁,孝和瑞皇后本人也有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去世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因此,孝和瑞皇后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他没有时间设立遗诏来指定皇位的继承人。
然而,出于公道之心,她没有支持自己的儿子,而是支持养子敏宁,道光帝成功登上了皇位。
[img]360301[/img]
作为皇帝长子的自负和养子的自卑,造就了道光皇帝矛盾的性格,也为清朝后来的彻底灭亡埋下了隐患。
私德方面,道光皇帝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他很节俭。平时连朝服都是补丁接补丁。为了省点钱,连鸡蛋都舍不得吃,更别说大鱼大肉了。
即使在女王生日的时候,他也会邀请大臣共进晚餐,吃炖面条。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不是节俭,而是吝啬。他可以被称为清朝最吝啬的皇帝。
但从表面上看,他很节俭,但在他的陵墓里,他花了很多钱,非常奢侈,他矛盾的性格可见一斑。因此,大臣们也表面上节俭,秘密地极度奢侈,可以被称为一代虚伪的氛围。
[img]360302[/img]
清朝以道光开始,皇帝的后代开始稀少。作为嘉庆的王子,道光帝已经有了爱新觉罗·奕纬的长子,但道光不喜欢这个儿子;
他母亲地位低廉,是个丫鬟,这让道光觉得自己循规蹈矩,光明伟大的形象被这对母子毁了,自己竟然失去了一个丫鬟。
考虑到他还年轻,将来会有很多孩子,道光对儿子漠不关心,更不用说认真教他了。没有正常的教育,他创造了一纬傲慢不羁的性格。
然而,在易伟出生后的20多年里,道光皇帝的两个儿子易纲和易继相继去世。49岁的道光皇帝发现易伟可能成为王位唯一可能的继承人。这时,他后悔了,很快开始了易伟死羊的教育。
[img]360303[/img]
但结果适得其反。易伟在老师讲课时说,他将来会先杀了老师。老师惊慌失措地向道光求助。恼羞成怒的道光讨厌铁不成钢。他不仅严厉责骂儿子,还踢了他几脚。
然而,几天后,迷茫的皇帝后悔了,抱着头痛哭了起来。原来他生气地踢了踢那些脚,伤了长子易伟的命根。不久,他的儿子就死了。
道光的脚不仅差点杀了自己,还差点让清朝帝国失去了继承人。在一伟的葬礼上,道光抱着儿子的尸体痛哭流涕。不知道是后悔踢死了儿子,还是后悔一直对长子漠不关心,忽视了纪律,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img]360304' />
可能是清气无穷。易伟死后不久,道光连续生下了王子易珠和易欣,即咸丰皇帝和恭亲王。道光终于死了。道光一直在严格教导这两个儿子,并按照王位继承人的标准培养他们。
易宇从小身体不好,诚实守旧,才能平庸,但他很善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向道光展示了一个担心世界的善良的人。易欣才华横溢,能文能武。最重要的是她身体健康。
事实上,在道光时期,国家有内忧外患。在此期间,我们应该选择一位才华横溢、能够扭转局面的人才之主,而不是一位看似善良的懦弱之君。
然而,昏昏欲睡的道光最终选择了看似仁慈的王子易继位,后来是咸丰皇帝。这个决定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img]360305' />
咸丰皇帝体弱多病,给了他后妃慈禧专权的机会,而这位慈禧是清朝直接的掘墓人。
所以,纵观道光为政的一生,虽然节俭,私德也不错,甚至在国内整顿了官治,平定了一些起义,但在一些重大政策上,性格矛盾,导致摇摆不定。
特别是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两个错误,导致了皇长子的悲剧。更错误的是,咸丰,一个看似善良的平庸君主,为清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清朝最吝啬的皇帝踢死了长子,奠定了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