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康乾盛世”持续了130多年,跨越了三位皇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
其中,康熙皇帝在位近61年。虽然乾隆表面上在位60年,实际上在位近63年,但唯一承接康熙和乾隆的雍正皇帝只在位13年。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雍正继位时是中年,年满40岁(康熙继位时只有8岁,乾隆只有25岁);二是雍正过于勤奋,结果把自己累垮了。
[img]360426[/img]
雍正继位晚了就不多说了,但是他58岁了。虽然当时不早逝,但与他父子的寿考相比,他的皇帝的生活待遇更短。
据记载,雍正即位后的五六年里身体还可以,但雍正八年后,也许是因为怡亲王允祥去世,雍正也得了一场大病。这种病已经一年多了,几乎死了。
所以,恐怕有几个原因。
首先,雍正不注重养生。康熙、乾隆等文化、武术并重,但雍正是一个特例。他一生都不喜欢运动,甚至很少参与传统的骑马、射击和狩猎。
[img]360427' />
继位后,雍正深居简出,一心勤政,几乎没有时间和兴趣骑马射箭。雍正在位13年,连承德避暑宫的日常巡航和狩猎都没有举行过。
因此,可以说雍正不注重运动和锻炼,无意是影响其寿考的主要因素。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雍正太勤奋了,累死了。
由于雍正过于勤于政务,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很忙。有时他会在深夜阅读批奏折,第二天他会很早去朝廷。
[img]360428[/img]
随便翻开日常生活笔记或实录等资料,就能发现雍正的日常工作安排已经满满的:
白天,他忙着召开廷臣会议,会见外交官员,参加各种仪式等等;大臣们下班后,雍正不得不在灯下阅读奏折,“把蜡烛送到C夜,儿子之夜”;“每两鼓三鼓,不党稍倦。”
忙得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从朝夕到夕,凝坐在殿堂里,到处看章奏,不停地看,不停地批评,训诫诸臣,日不下几千字。”
雍正朱批上到处都有类似的记录,比如“灯下批,字画潦草”;“灯下批写,字迹可笑极了”;“日间刻无宁羲,时夜漏下二鼓,灯下随笔所书,莫言书画的丑率也是。”
坏习惯二:乱吃丹药
[img]360429[/img]
众所周知,雍正帝晚年开始迷信丹药修仙的说法。晚年,他把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养在圆明园。表面上,他只是说这很有趣,但事实上,雍正不仅像明朝的一些皇帝一样迷信,而且经常崇拜他。
[img]360430[/img]
除了自己吃饭,雍正还会让鄂尔泰、田文镜等大臣一起尝试。谁敢说皇帝给的不好?在田文镜奏折的批文中,雍正曾批评“这丹修合精工,效果不一样,放胆服之。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有益的、无害的良药。我知道这是最正确的。”
长期乱吃丹药使雍正的身体越来越无能为力,他对丹药的过度依赖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因此,在他的儿子乾隆继位后,他下令将道士赶出圆明园,解雇道士。
雍正一生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早年,他经历了九个儿子夺权。继位后,他实施了新政。他晚年沉迷于丹药。事实上,归根结底,皇帝也有平凡的一面。他只有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才继位。预计他多疑的性格会让他渴望多活几年!
为什么清朝雍正皇帝在位13年后突然突然死亡?勤政只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