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的继承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吕蒙推荐这个人作为他的接班人,但他为什么不能和四大都督一样出名呢?东吴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鲁迅,大家都知道。然而,另一位东吴将军实际上是大都督(最高军事指挥官)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声誉远不如其他四位大都督响亮。他是朱然。
[img]358179[/img]
吕蒙推荐他当接班人,但孙权没有听吕蒙的话
据《三国志》记载,吕蒙夺回荆州后病重不起。孙权问吕蒙:“如果你不能再为我效力,谁能代替你?”吕蒙回答说:“朱然有足够的勇气和事业。我想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授予朱然节假日的权力,守卫江陵。
孙权似乎听了吕蒙的话,但事实上,孙权并没有赋予朱然和吕蒙同样的权力。当时,孙权心中还有其他候选人。荆州战争后期,孙权拜鲁迅为右护军和镇西将军,入封娄侯,镇抚荆州,位于吕蒙之上。吕蒙一生中最高的官职只有左护军、虎威将军和柔陵侯。鲁迅的镇西将军水平高于吕蒙的虎威将军(杂号将军)。
[img]358180[/img]
他的战绩真的不如吕蒙和鲁迅
首先,吕蒙在215年率领军队征服了三个县(长沙、零陵、桂阳),骗取了零陵太守郝普,带回了荆州的一半(以湘水为界)。219年,在荆州之战中,他砍下了关羽的头,夺取了整个荆州(除了曹魏控制的南阳县和南县的一部分)。吕蒙的功劳是划时代的,奠定了东吴的势力地图和三国对抗的格局。
鲁迅的功劳也相当可观。夷陵之战在东吴取得了“对蜀自卫反击”的伟大胜利,石亭之战击败了来势汹汹的曹休大军。鲁迅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击败两国的将军之一。鲁迅最终成为了东吴的首相。
相比之下,朱然最辉煌的战绩就是在江陵保卫战中打败曹魏名将曹真、夏侯尚、张合等。223年,曹丕三路攻吴,曹真等带领西路军进攻江陵,朱然带领5000人独守孤城。孙权先后派孙盛、潘璋等救援朱然,均被曹魏军队击败。就在大家都以为朱然要玩完的时候,朱然创造了奇迹,居然守住江陵六个月,最后曹魏军只能撤退。
虽然这场战斗(还有许多其他更小的战斗)很漂亮,但与四大都督的功绩相比,这是无法比拟的。充其量,这只是战斗的胜利,远未达到战略水平的高度。
鲁迅死后,他终于坐上了大都督的座位
244年,鲁迅去世了。246年,朱然出征中胜利(小胜)后,被孙权任命为左司马和右军师。247年,孙权任命朱然为总理军事总理。这时,28年来,吕蒙提议让朱然接手,朱然终于成为了大都督。
两年后的249年,朱然去世了。据《三国志》记载,自创业以来,孙权表示最关心的是吕蒙和凌统,后来是朱然。朱然活到68岁,被认为是东吴著名英雄中寿命较长的(寿命最高的丁奉活了80多岁左右)。
事实上,朱然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孙权的同学,与孙权有着深厚的友谊。200年,朱然18岁时,成为临川县(从丹阳县划分)的太守。他可以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干部。然而,孙权也可能对朱然的能力了解太多。吕蒙和鲁迅活着的时候,孙权没有给朱然太多的舞台。他仍然认为有更好的选择。孙权在就业方面一直有一套视野。
当然,朱然被矮化了,这与罗贯中的老先生无关。在《三国演义》中,朱然前后只出现过两次。一个是和潘璋一起抓关羽,另一个是在夷陵战役中追击被击败的刘备。赵云被赶去救他。事实上,从夷陵之战(222年)到249年朱然去世,朱然还活了27年。《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实在太强了,没有得到罗老先生的妙笔垂爱,朱然的知名度自然就不好了。
吕蒙推荐朱然为继承人 为什么他的名声不能和四大都督一样出名?